脑瘫是一种对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那么轻度脑瘫有什么症状?轻度脑瘫的表现是什么?轻度脑瘫的症状是很明显的,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对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脑瘫的症状有哪些吧。
脑瘫什么症状 脑瘫的典型症状
脑瘫什么症状 脑瘫的典型症状
1、喂养困难
患有脑瘫的患儿,在早期喂养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喂养困难,一般表现为吮吸及吞咽的时候不协调,并且体重增长缓慢。
2、身体僵硬
轻度的脑瘫儿会出现身体发硬的现象,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之一,一般在一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出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
脑瘫早期的患儿会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也叫做无名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
轻度的脑瘫患儿还会表现出头围异常的症状,但不是其主要症状,只是脑瘫症状的客观表现之一。
5、不笑
脑瘫患儿早期还会表现出不笑的症状,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6、手握拳
轻度的脑瘫患儿在4个月左后时会表现出手掌不能张开,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这种症状对于症状脑瘫有重要意义。
7、头不稳
8、身9、如何预防小儿脑瘫体扭转
轻度的脑瘫患儿还会表现出身体扭转异常的现象,甚至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如果这些症状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
2、孕妇应该注意:避免感染,如流感,风疹等。特别是在妊娠10~18周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迅速时期,此时更应注意防止感染。
3、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的照射,不要过多地做检查,不看电视。
6、脑部感染,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均可引起后天性瘫痪:因此要加强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上述疾病是预防后天性脑瘫的根本。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要及时住院治疗。
小儿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6.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早期症状:、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脑瘫给孩子的健康造成了的威胁,很多的孩子在出生以后,会出现看事物的时候没有反应的症状,还有的患者都到了四五岁还不会说话,不能自己一个人玩耍的症状,这就是脑瘫的症状了。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
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确定是否是脑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瘫。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温馨提示:
发现孩子有脑瘫,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延误病情,对孩子身心造成巨大的损伤。脑瘫越早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共济失调型:这种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肌张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手足徐动型: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锥体外系,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尤为明显,如取拿物品时不能顺利接触该物品,而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摇动,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动增多,表情怪异。协同运动能力极。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发声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语言障碍。单纯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常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不亢进,亦无病理反射。但本型常与痉挛型共同存在。
你好,你妹妹家的孩子俯卧位的时候抬不起头,有可能是缺氧,这个是脑瘫,孩子的其他问题很正常,脑瘫的早期症状有过度激动,还持续哭闹的脑病。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好,根据你的病情描述脑瘫主要是孩子出生前后因多种原因发生的一种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重者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咨询。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脑瘫,建议还是到正规医院早些确诊的好,及早的治疗有助于患儿的恢复。治疗小儿脑瘫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梯度疗法——即手术+康复+矫形,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部分患儿是有可能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的。治疗小儿脑瘫可以找脑瘫专家常崇旺博士,他在治疗脑瘫方面的技术还是很好的,是值得信赖的。另外,有关脑瘫的其他信息资料也可以到中华脑康网查询。
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进食:吸和吞咽2.按瘫痪部位分型。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婴儿脑瘫的早期表现有哪些?还不会笑。
小孩脑瘫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神经科文章排行榜
2016-03-14
小儿脑瘫症状
(2)早期喂养、咀嚼困难、吞咽困难,以及经常流口水、唿吸障碍。
(3)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脑瘫是较近几年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儿童疾病,它的发作让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受到了威胁,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健健康康的成长。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的痛苦,而且对其家庭以及也会带来很大的困扰。脑瘫需要我们去重视,这样才能早期的进行干预,让孩子健康成长。走进脑瘫这种疾病,首先大家要清楚的就是脑瘫的症状表现,我们只有了解了脑瘫的症状表现,才能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疗。那么小孩脑瘫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脑瘫医院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下吧。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4)身体松软痉挛型: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折刀样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为显著。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而致跟腱挛缩。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刀状。行走时呈剪刀状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受累肢体呈典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不能翻身。动作迟缓。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身体僵硬,在洗澡的时候,表现出不爱洗澡的样子。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表情冷淡,不爱说话。
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进食:吸和吞咽。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脑瘫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同时表现为智力的异常。早期的时候吃奶会有一些吞咽困难等情况发生同时感觉也比较,对声音不敏感,手也比较僵硬。通常表情也比较淡漠。肌肉也比较松软,通常不能够翻身。这种情况可以做头部ct的检查,就脑瘫儿的表现可以明确诊断的。
太闹人:易激惹、持续哭闹、睡眠不安等。静:对外界不理不睬,过分安静。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太难喂:吸吮困难,呕吐频繁。
太难带:护理困难,肢体僵硬,翻动如滚木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样。
太难看:握拳头、“飞机手”、“芭蕾脚”等。
临床表现:
异常的动作或姿势有:流口水、颤抖;在学站时、两腿并拢,双脚总是脚尖着地,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这些都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动作或姿势。
总之,根据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各种不同姿势,结合母亲在怀孕时及产时的高危因素,便可早期发现,并应尽早去医院神经科检查,以明确诊断,进行早期的治疗
脑瘫有以下症状:
1、上肢的症状有:持续的拇指内收、手握拳、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上肢后伸等异常的症状;
3、全身的症状异常姿势有:非对称性紧张性姿势(持续的拉弓射箭样姿势),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不随意运动,头背屈、角弓反张6.固定姿势、平衡协调障碍,不能调节步伐而出现醉酒样步态和蹒跚步态、宽基底步态等走路异常的姿势。
(1)痉挛型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2)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失调、震颤等。
(3)强直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呈齿轮、铅管样持续性肌张力增高。
(4)共济失调型以小脑受损为主。
(5)肌张力低下型。10.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6)混合型同一患儿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
(1)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2)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3)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4)偏瘫半侧肢体受累。
(5)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主要表现是比正常儿童发育迟缓或出现一些异常行为:1)婴儿易惊、哭闹不止、厌乳和睡眠障碍。2)喂乳、饮水、进食咀嚼、吞咽时困难,流涎、呼吸困难。3)感觉过敏,表现为对噪声或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4)握拳:一般生后3个月后仍握拳不张开, 4个月仍拇指内收,手不张开。5)婴儿3-5个月时看见物体不会伸手去抓,5个月以后仍不能。6)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脑瘫患儿常表情淡漠或皱眉苦脸的样子。7)3个月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立,6个月不能坐,不能盘腿坐稳。1岁以后不能站立。8)抱起直立时两叉迈步,脚尖着地,或3个月抱起时尚无站立或迈步动作。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四肢僵硬。上述表现偶尔在正常婴儿也可能见到,但对有多个症状出现,病史中又有脑瘫高危因素的婴儿应予重视,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小儿脑瘫有什么症状脑性瘫痪的相关知识
脑瘫患儿的三大特点:﹝1﹞胆量小。﹝2﹞睡眠少。﹝3﹞依赖性强。最主要的是依赖性,只要能把患儿的依赖改善,在康复中患儿的效果就会快。因为孩子的行动不便,家长的过分照顾使患儿养成了依赖,所以患儿什么都不会做,他们缺少的是一种锻炼,只要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便会养成,对孩子的康复有事1、出生前脑瘫的预防:积极开展早期产前诊断,胎儿预测,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增进孕妇健康,防止发生先天性疾病。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也不用老为孩子的效果而忧虑。功能训练的原则:(1)循序渐进,让孩子自己适应各种动作。(2)各种动作是帮助的,而不是代替的。(3)随时让孩子配合训练,不要过分照顾。(4)不断的重复练习每个动作。(5)避免孩子不正常用力,不做高难度的动作。除以上5点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训练时,家长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的帮助孩子把功能训练做完。脑瘫患儿要想恢复快,所应具备的条件:(1)家长有耐心,患儿要用心(配合),医生有决心,只有这样康复才有效果。也就是说家长要密切配合训练,不光是在训练室,回到病房或家里也要给孩子训练,否则效果就慢。(2)在训练的同时家长要用语言来,因为脑瘫患儿信息反馈都比较,一定要用语言来他,以增加信息反馈。大量实践证明,哪位家长一边训练一边用语言来效果就明显,同时孩子的语言和智力都可以提高。
如果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脑瘫患者的话,就会知道照顾脑瘫患儿的辛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