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鱼复城:古地名,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城。夜柝:巡夜的梆声。移疾:意同移病。释义为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荧荧:小火闪烁。
秋思六首其一陆游 秋思三首陆游古诗鉴赏
秋思六首其一陆游 秋思三首陆游古诗鉴赏
秋思六首其一陆游 秋思三首陆游古诗鉴赏
秋思六首其一陆游 秋思三首陆游古诗鉴赏
首联:在秋日里,在鱼复城看到南飞的大雁,触景生情,想自己漂泊一生,不由得心生怨愤。
颔联:首句承接首联中“羁客”,颔联次句照应首联中“白头”,远离家乡,所以很少朋友熟人,年龄大了,高兴的事也不多。
颈联:运用想象,描绘出两幅不同的画面,边关战事紧张,家人也在为征夫制作寒衣。
尾联:自己为官担任闲职,而且年纪大了,很多次因病请求辞职(退休),只能闭门在家,煎服用后卧床休息;表达了诗人得不到重用的无奈,年老多病的感伤和壮志难酬的悲伤。
秋思原文: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秋思翻译及注释
翻译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上人,浪迹天涯,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一日长似一年,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注释 (1)欲:欲望。 驱:赶逐。(2)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3)休:此处作「忘了」解。(4)井梧:水井边的梧桐树。(5)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秋思赏析
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心情。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倒是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他更加郁闷。 诗词作品: 秋思 诗词作者:【 宋代 】 陆游 诗词归类: 【秋天】、【向往】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qiū sī
luò yáng chéng lǐ jiàn qiū fēng ,
yù zuò jiā shū yì wàn zhòng 。
fù kǒng cōng cōng shuō bú jìn ,
háng rén lín fā yòu kāi fēng
《 秋思 》
作者 :陆游
原文 :
利欲驱人万火牛,
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
事大如山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
井桐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
安得元龙百尺楼。
赏析 :
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心情。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倒是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他更加郁闷。
f翻译:
南郑回来二十霜,背着人岁月去堂堂。破裘不补知道寒早,疲倦无聊厌倦长夜枕。年轻如果被评老 辈?狂生曾是高。感慨今夜江湖梦 还围绕天山古战场。
原文:
《秋思》
宋代 陆游
南郑归来二十霜,背人岁月去堂堂。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1]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