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小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本质,学生是主体地位还是主导地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本质(学生是主体地位还是主导地位)
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本质(学生是主体地位还是主导地位)
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本质(学生是主体地位还是主导地位)
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本质(学生是主体地位还是主导地位)
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自觉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于教育过程中。
2、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4、”只有激活主体的内在原动力,限度地把他门的潜能发挥出来,才能逐渐形成主体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喜欢求异、性强、自信心强的创造个性。
5、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6、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和组织下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7、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学习目标的追求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教师的设计、指导等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要求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探究解决,都要由学生自主完成。
9、整堂课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而是学生积极热烈地讨论、作,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10、二、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11、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着压抑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学生能动性和自主性,不尊重学生人格等违背教育思想的现象和做法。
12、如: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不允许学生随便提出问题,学生整堂课都要做得很端正,学生被剥夺了自由,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13、要想更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一种组织者、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
14、学生和教师成为朋友的关系。
15、教师上课就象在“拉家常”,学生想说就说,可以站起来说,也可以做着说。
16、在课堂上学生的心理不受压抑,不受束缚,把上课当成一种快乐,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成绩提高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