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高考理解性默写题目及其:
浙江省语文高考历年默写 浙江省语文高考默写题
浙江省语文高考历年默写 浙江省语文高考默写题
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5.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6.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7.讲舟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好像倒在堂坳里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8.草芥可以在低洼的地方浮起(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
9.水太浅杯子便被粘住了(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0.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1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可以背负起青天而没有谁能阻止它(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1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3.到郊外所做的准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
14.到百里之外,头天夜里准备粮食(适百里者,宿舂粮。)
15.到千里之外,提前三个月准备粮食(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16.文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17.冥灵的长寿体现在哪(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18.大椿的长寿体现在哪:(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19. 《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20.鹏鸟的脊背如泰山,翅膀如垂在天边的云(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
21.体现斥鴳见识短浅的句子(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22.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的(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23.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
24.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5.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26.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的句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7.宋荣子对于世俗并没有急切追求的样子(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
28.列子对荣华富贵的态度(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29.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做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
30.作者在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1.要达到逍遥游的真正境界,必须追求忘我和不求有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32.要达到逍遥的真正境界,必须不求有功和淡泊名利(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4.《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两句用在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 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4.《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苏轼在《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6. 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任答一类人即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8.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菊,花之隐逸者也。”
10. 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12.《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1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14.《诗经·氓》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1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16. 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17. 屈原《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 ”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20.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我觉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还有可以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