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后
题诗后唐贾岛诗的诗文 题诗后唐贾岛的古诗
题诗后唐贾岛诗的诗文 题诗后唐贾岛的古诗
题诗后唐贾岛诗的诗文 题诗后唐贾岛的古诗
贾岛
名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导读】
贾岛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这首诗就是写他苦吟诗的切身体会,是写在他的另一首诗《送无可上人》后的诗。
【原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①,归卧故山秋②。
【注释】
①知音:很了解自己思想感情的好友、诗友。赏:欣赏,称赞。②故山:从前生活过的山里。
【译诗】
两句诗三年才苦苦求得,
吟出诗句后泪水润如泽。
知音故友如果还不赞赏,
归卧到山中去欣赏秋色。
【赏析】
贾岛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另一首诗《送无可上人》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前两句诗说自己写诗,下了很大的工夫,精雕细琢,用了三年(其实三年是个虚数,只是强调用了很多时间)才写成两句,吟成不禁双泪长流。表达自己写诗后成功的喜悦和对所经历的苦楚的感慨。后两句表达一种自信和自负的态度,如果这样两句诗还不赞赏的话,那就“归卧故山秋”,从此不再写诗了。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是贾岛苦吟诗歌的切身体会。它说明诗人艺术劳动的刻苦、艰辛,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的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廷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题诗后
唐 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译文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题解
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赏析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唐代贾岛诗《题诗后》的诗文解释:这两句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回到故乡的山里,在秋风中度过残年,再不作诗了。
《题诗后》全诗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宣讲背景:《题诗后》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在《送无可上人》之后。
赏析: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字阆仙。范阳(今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称之为苦吟诗人。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
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附:《送无可上人》原诗
作者:贾岛
圭峰霁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
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
天台作近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