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的传承与习俗

高考知道 2024-11-10 09:55:58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它源远流长,相传与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端午佳节的传承与习俗端午佳节的传承与习俗


由来

公元前278年,楚国大将屈原因遭奸臣陷害,被流放江南。流放途中,他忧国忧民,写下了《离骚》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5月5日,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为了纪念屈原,楚国人民纷纷划龙舟打捞他的遗体,并投粽子以驱散江中的鱼虾,避免它们伤害屈原的躯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端午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风俗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象征着人们驱邪避灾、祈福平安的愿望。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用糯米包裹着各种馅料,如肉、豆沙、蜜枣等,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安康。 3. 挂艾草:艾草具有驱虫、避邪的作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门前悬挂艾草,以祈求家中安康。 4. 喝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用雄黄泡制的药酒,具有杀虫防病的功效,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饮用雄黄酒,以祈求健康平安。 5. 佩香囊:香囊内装有香料,端午节期间,人们会佩戴香囊,既可以辟邪,又可以散发香气,让人神清气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