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公式高考_高职数学公式总结

高考知道 2025-04-23 10:23:09

card公式高考考吗

如:1+3+5+7+……99 公就是3-1

考。

高职数学公式高考_高职数学公式总结高职数学公式高考_高职数学公式总结


高职数学公式高考_高职数学公式总结


若圆的半径是1,则其正弦与余弦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高与底。

首项:位数高考数学常用公式与方法高考数学常用公式与方法1的性质,cardABcardAcardBcardABUI公式,若card(A)n,则其子集有2个。历年高考都有这种常用公式。

card(AUBUC)=cardA+cardB+cardC-card(A交B)-card(C交B)-card(A交C)+card(A交B交C)记住就行了。

高考必备实用的数学详细公式归纳

(1) 若项数为

高考越来越近,同学们的高考数学公式都记下了吗?下面是我分享的高考必备的数学公式,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必备的数学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2-4ac0 注:方程没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体积= πr2h1-cosA))

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通项公式的求法:

(1)构造等比数列:凡是出现关于后项和前项的一次递推式都可以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

(3)递推:即按照后项和前项的对应规律,再往前项推写对应式。

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常见方法:

①已知a1=a,an+1=qan+b,求an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其关键是确定待定系数,使an+1 +=q(an+)进而得到。

②已知a1=a,an=an-1+f(n)(n2),求an时,利用累加法求解,即an=a1+(a2-a1)+(a3-a2)++(an-an-1)的方法。

③已知a1=a,an=f(n)an-1(n2),求an时,利用累乘法求解。

高三数学的复习 一、时间的安排

根据放的天数,大家要把时间安排好。这个期不同于以往的期,应该以学习为主,放应该看成是在家中上课,建议大家就按照课表上的时间标准,按时上、下课,全天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数学还是安排在上午。但每门课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不要超过1.5小时。春节期中三天可以放松一下,但不宜长距离的旅行,可在住所周围活动,主要是放松一下心情。

二、的安排

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个,这也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一部分,寒很短暂,如果没有,可能会在忙碌中很快过去,同样建议大家把高三的课表整合一下,对各科进行重新的排列,这里应该突出安排自己的薄弱科目。不要指望某一学科,希望用这门课的成绩来弥补“瘸腿”的科目,这是不可能的。数学科还是要每天至少安排一节课,自己对数学各个知识块儿——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等等的掌握也应有充分的认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复习和练习。对于感觉困难的知识块儿,不应该回避,而应该安排多一些的时间,力争在期中克服它。

三、总结的安排

如何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就要通过很好的总结,总结课上老师讲的例题、课后做的作业、统练中的考题,看看自己在哪个知识上老出错,这就应该是薄弱环节。对于薄弱环节,首先还是要解决基本知识的问题,然后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向老师(学校会安排答疑时间、网校也有老师值班)请教一下。同时,做完一个题目也应该有一个反思(总结),即:这个题目考察了几个知识点,易错点是什么,与以往做的题目有哪些类似点,变换条件与结论题目还能做吗等等,不一定每道题都反思,但每天反思一道还是必要的,这个过程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

高三提高数学成绩的建议 多做题

不管是什么科目,都需要做题来积累经验,更别说是以做题为主的数学了。

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来说,首要的就是先掌握基础知识,平时的学习就以课本为主,通过做书上的的习题和例题来巩固基础知识,等掌握了基础,再攻克重点难点。

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得好的同学来说,平时就多做一些经典例题,以及高考真题,积累做题经验,提高做题速度,分析一下历年高考试题的考察方向。

高中理综数学总共是5本必修,5本选修,所以复习起来比较麻烦,为了复习的时候便于查找,可以把高中数学内容分类归纳,有针对性的复习。

这样一来节省了翻阅书本的时间,还有利于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复习。

整理错题集

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平时出错的内容都整理上去,每隔一段时间把错题集上的问题解决一下,在高考试前一周专门针对错题集进行复习。这样就能避免之前烦的错误考试时再出现。整理错题集能很大程度提高复习效率。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2017年高考数学必考等数列公式

等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数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年高考数学必考等数列公式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知识点:等数列公式

等数列公式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

Sn=(a1+an)n/2

若m+n=p+q则:存在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以上n.m.p.q均为正整数

解析: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

前n项的和Sn=首项×n+项数(项数-1)公/2

公d=(an-a1)÷(n-1)

项数=(末项-首项)÷公+1

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

数列为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

等中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数列

通项公式:公×项数+首项-公

高中数学知识点:等数列求和公式

若一个等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那么该等数列和表达式为:

S=(a1+an)n÷矩形:2

即(首解:由y=■得 2x=■>0项+末项)×项数÷2

前n项和公式

注意:n是正整数(相当于n个等中项之和)

等数列前N项求和,实际就是梯形公式的妙用:

上底为:a1首项,下底为a1+(n-1)d,高为n。

即[a1+a1+(n-1)d] n/2={a1n+n(n-1)d}/2。

高中数学知识点:推理过程

当d≠0时,Sn是n的二次函数,(n,Sn)是二次函数 的图象上一群孤立的点。利用其几何意义可求前n项和Sn的最值。

注意:公式一二三事实上是等价的,在公式一中不必要求公等于一。

求和推导

证明:由题意得:

Sn=a1+a2+a3+。。。+an①

Sn=an+a(n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夹角为θ。它的六个三角函数分别为:正弦(sine)、余弦 (cosine)、正切(tangent)、余割(cosecant)、正割(secant)和余切(cotangent)。-1)+a(n-2)+。。。+a1②

①+②得:

2Sn=[a1+an]+[a2+a(n-1)]+[a3+a(n-2)]+...+[a1+an](当n为偶数时)

Sn={[a1+an]+[a2+a(n-1)]+[a3+a(n-2)]+...+[a1+an]}/2

基本公式

公式Sn=(a1+an)n/2

等数列求和公式

Sn=na1+n(n-1)d/2; (d为公)

Sn=An2+Bn; A=d/2,B=a1-(d/2)

和为 Sn

首项 a1

末项 an

公d

项数n

表示方法

末项=首项+(项数-1)×公

项数=(末项-首项)÷公+1

首项=末项-(项数-1)×公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首项+项数×(项数-1)×公÷2

说明

末项:一位数

项数:一共有几位数

和:求一共数的总和

本段通项公式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末项=首项+(项数-1)×公:a1+(n-1)d

项数=(末项-首项)/ 公+1 :n=(an-a1)/d+1

公= d=(an-a1)/n-1

将a1推广到am,则为:

d=(an-am)/n-m

基本性质

若 m、n、p、q∈N

①若m+n=p+q,则am+an=ap+aq

②若m+n=2q,则am+an=2aq(等中项)

高中解析几何秒杀公式

一次函数;y=kx+b

解析几何是高考数学必考的内容,高考数学中的解析几何的公式又非常多,那么考生如何秒杀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的公式呢?高考数学解析几何有哪些解题技巧呢?

如何秒杀高考数学圆锥曲线 1.根据题设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列出二元二次方程,求出椭圆的方程,并化为标准方程。

3.通常要验证判别式大于零(因为无论是该经验所给的弦长公式还是韦达定理都是在判别式大于零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若题目给出直线与椭圆相交则略去该步,多写不扣分)。

4.直接写出需要的弦长公式或韦达定理。可以省去至少5分钟,而且不会算错。

5恒成立问题的证明可能会与导数,不等式交汇。恒成立问题的证伪只要找到反例即可。存在性问题通常是存在的,方法是提出无关的未知数。

6.别忘了写综上所述。

如何秒杀高考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如何秒杀高考数学立体几何 平行、垂直位置关系:

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空间角的计算方法:

主要步骤:一作、二证、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法,补形法,向量法。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分为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计算,或用向量计算,和用公式计算。

3.二面角

(1)平面角的作法: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定义法,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垂面法。

(2)平面角的计算法:找到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计算,射影面积法,向量夹角公式。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的技巧 1根据题意挖掘几何特征(一般是隐藏的),通过几何特征列出相关式子。

2通过纯粹代数的方法,利用题干条件通过设未知∴ 2数列方程组,求解。

3有时候几何特征仅仅能作为一种建立方程的条件,还是要通过代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2022年高考高起点数学考试常用公式整理合集

(3)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高考分为高起专,高起本和专升本三种类型的不同考试,的内容和难度都不尽相同,但是数学这一学科却是三类考试都必考的科目,由此可见这一科目的重要性,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2022年高考高起点数学考试常用公式整理合集吧!

性质:(1)函数y=f(x)是奇函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022年高考高起点《数学》常用公式

高考考试科目:

1、高中起点升本科

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理科: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2、高中起点升专科

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

理科:语文、数学(文)、外语。

3、专科起点升本科(按照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确定)

文史、中医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外语、艺术概论。

理工类:、外语、高等数学(一)。

经济管理类:、外语、高等数学(二)。

法学类:、外语、民法。

教育学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类:、外语、医学综合。

所有统考科目每科试题满分均为150分。

其中我们常见报考的就是高起专教育考试。那么高中起点专科的高考考什么内容呢?

上面有提到只考语、数、英三个科目

这三个科目单科②利用函数奇偶性定义的等价形式: 或 ( )。如判断 的奇偶性___.(答:偶函数)分数是150分,总分450分。以考生考试总分为录取分数。

高中必背数学公式

6、两个等比数列{an}与{b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高中数学公式是高考数学复习至关重要的知识点,为了帮助高三考生进行高考数学的复习。下面我给你分享高中必背数学公式,欢迎阅读。

椭球:

高中必背数学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前n项和公式;Sn=a1(1-q的n次方)/1-q 或Sn=a1-an(n为底)q/1-q (q不等于0) 前n项和公式很重要记下来 数列的题听说有十分

-b+√(b2-4ac)/2a-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个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高中必背数学公式: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的公式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i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高中必背数学公式:图形周长、面积、体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

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p(p-a)(p-b)(p-c)](海伦公式)(p=(a+b+c)/2)

和:(a+b+c)(a+b-c)1/4

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r/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4r

高考考试高等数学有哪些基本公式

Sn=n(A1+An)/2 (a1,an,可以用a1+(n-1)d这种形式表示可以发现括号里面的数都是一个定值,即(A1+An)

函数;

整理知识点

二次函数y=ax^2+bx+c

反比例函数;y=k/x 正比例函数;当b=0时 y=kx

指数函数;y=a^x(a>0 且不等于1)

对数函数;y=lo单招数学考试的注意事项ga x loga1=o logaa=1

不等式就不说啦

数列;

等数列;公记作d .

通项公式;an(n为低)=a1+(n+1)d

中项;A=a+b/2 (A-a=A-b)

前n项和;Sn=n(a1+a2)/2 或Sn=na1+n(n-1)d/2

通项公式;a n为底=a1q的n-1次方

2013高考数学重点:数列公式及结论总结

,但 。

数学中有很多的概念和公式,只有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正确解题。数列中有很多性质和公式,这些是我们做题的基础,很多同学觉得数列的性质公式太多太杂,记不住。其实按照一定方法将数列性质公式进行归纳总结,记住它们就简单多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列基本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2、等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等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三、高中数学中有关等、等比数列的结论

1、等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 原函数的值域是{y|y≥-1}m、S4m - S3m、……仍为等数列。

2、等数列{an}中,若m+n=p+q,则

3、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

4、等比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数列{an}与{bn}的和的数列{an+bn}、{an-bn}仍为等数列。

{an

bn}、

、仍为等比数列。

7、等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数列。

8、等比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①正比例函数型: --------------- ;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的设法:a-3d,a-d,,a+d,a+3d

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为什么?)

11、{an}为等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

12、{bn}(bn>0)是等比数列,则{logcbn} (c>0且c

1) 是等数列。

13. 在等数列

中:

(1)若项数为

,则

(2)若数为

则,

,14. 在等比数列

中:

,则

(2)若数为

则,

高考数学试卷给公式么?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有的公式是不要记忆,当在考试过程可能要用到的,所以试卷就提供,但未必要用到,例如球体的体积公式,还有些公式是课本本来就要求你们记忆的,就不能提供公式,例如,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一些三角函数公式等

面试考试时,考生提前2分钟在志愿者下到考场外候考,等前一位考生离场后方可进入考场。考官宣布考试开始后,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口述回答考官随机提问1题,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要记公式,体积面积都要记。我记得新课标卷好像不会给几合体的体积面积公式吧- -(太久远了...)

至于那些不用记的,建议问问你们的数学老师,在我的印象中,线性回归的那个炒鸡复杂的公式好像是不用记的。

还有,新课标卷考的题老活老活了,知识点的热点冷点都要复习到位!!!切记!!!千万不要像别的地方卷那样,以为冷点就真的不考!!如果你这样想,就太了!!

公式是你理解后的提炼。关键是你要明白公式的内涵,记忆不记忆仅仅是个过程。更重要的呢要明白。实际上,公式说白了,就是提供了一种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记住要好点。

几何体积主要记住【球体积】,其他的比较容易记。

此类简单的公式高考卷子是不会给的。

试卷上提供的公式都是平时常用的,它写了和没写一样。

嗯,基本上给出来的公式都是没什么价值的,还是自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好好记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