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考二模语文默写 2022高考语文默写
高考二模语文默写 2022高考语文默写
高考二模语文默写 2022高考语文默写
1.在城市发张建设中破坏城市的历史记忆,一味求新。(扣“推倒”和“重来”,意思对即可)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在城市发展中却忘记产生恶果——外表光鲜,却无历史文化底蕴。
4.C
5.两个句子都以“当然”过渡,前一个引出“记忆与忘却”的话题后一个引出“记忆的选择”的话题,是论证更为严密、深入;从而引发人们多角度深入思考、审视城市记忆问题。
6.(1)有利于体现城市的个性
(2)有利于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
(3)有利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
(4)被随心所欲、任意宰割的城市会贻害子孙后代。
(二)
7.戴舒望
8.作者的游踪
9.(1)点题(渲染诗意朦胧)
(2)表现雨中鸣鹤的风姿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10.D F
11.(1)返璞归真的自然风貌
(2)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
(3)古朴风雅的文化内涵
12.评分标准:古镇历史、地理概况、得名原因(个1分);其他任意一特点(如小巷多,民风淳,古刹久等1分),表达方式酌情扣分。
(三)
13.(1)白露未晞
(2)俯察品类之盛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豁然开朗
(5)此情无计可消除
(7)众口铄金
(8)三日不绝
(四作步骤)
14.宫调
15.B
提示:语言风格——本曲委婉储蓄,张曲直白;表达方式——本曲描写,张曲议论;表现手法——本曲融情于景,张曲直叙胸臆;修辞手法——本曲比拟,张曲仅反复。
(五)
17.(1)谢绝,辞谢 (2)征召
18.D 19.D F
20.(1)(我)近来听说有一个姓名稍微冷僻的诗人是谁?
(2)(戎昱)因罪被贬为辰州刺史,后来客居在剑南,在陇西旅居好几年。
21.以的褒扬和文士的赞赏态度,从侧面表现出戎昱的才华及为人。
22.个性特点:有骨气、不委曲求全(不慕富贵、“轩昂”),讲信义(2分)举例分析(1分)
(六)
23.(1)选择 (2)通晓,明白
24.道德(性命) 名位(财物或金玉)
25.不顾一切追求酒肉、罗绮、名位、金玉等身外之物,导致身亡名败的后果。
26.引庄子的话反复从追求生命的真正价值的角度,论证“断简事物”的道理,运用引证法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27.面对众多事物时,追求生命真正价值,不要被金钱名利所惑,失去自我。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以上十篇古诗文是高考语文中常考的内容,掌握好这些古诗文,可以在考试中得心应手。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两句用在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 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4.《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苏轼在《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7.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8.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菊,花之隐逸者也。”
10. 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12.《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1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14.《诗经·氓》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1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16. 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17. 屈原《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 ”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18. 刘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两句,写出了居室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19.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两句,描写自己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0.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我觉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还有可以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乐
古诗文是文化的瑰宝,也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古诗文默写更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古诗文默写的常考内容和作步骤。
常考内容
1.《登高》——唐代杜甫
2.《江雪》——唐代柳宗元
3.《静夜思》——唐代李白
4.《春晓》——唐代孟浩然
5.《将进酒》——唐代李白
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8.《水调歌头》——宋代苏轼
9.《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10.《出师表》——三国时期诸葛亮
1.熟记古诗文的内容16.评分标准:提出准确角度1分,对比举例赏析2分,表达1分。,包括诗文的名字、作者、朝代和内容。
2.理解(6)物是人非事事休古诗文的意义和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多读多背,反复默写,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4.注意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如诗歌韵律、修辞手法等,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5.结合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古诗文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结尾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掌握好古诗文的默写常考内容和作步骤,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和应对高考语文考试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练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