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罢朝原文及翻译

投档分数 2024-11-10 09:56:35

原文: 昔隋炀帝大业末,大举辽东,征兵百余万。高丽稽首,请为藩附。帝怒,欲穷兵极武。虞世基固谏,帝不从。及师次辽水,稽首请和,帝犹杖怒不许。魏徵上疏切谏,帝始悟,罢朝三日,谢罪于宗庙,遂议班师。

唐太宗罢朝原文及翻译唐太宗罢朝原文及翻译


翻译: 隋炀帝大业末年,大举攻打辽东,征集兵力一百多万。高丽叩首请求成为藩属,隋炀帝发怒,想要穷兵黩武。虞世基极力劝谏,隋炀帝不听。等到军队到达辽水,高丽再次叩首请求和平,隋炀帝依然怒不可遏,不予许诺。魏徵上疏恳切规谏,隋炀帝这才醒悟,罢朝三日,到宗庙谢罪,于是商议班师回朝。

太宗罢朝的意义

唐太宗李世民罢朝三日,谢罪于宗庙,体现了他以下几点重要的品质:

虚怀纳谏:魏徵的劝谏直指隋炀帝的过错,唐太宗能够虚心接纳,说明他胸襟宽广,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 认错悔改:唐太宗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并公开谢罪,展示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以人为鉴:通过隋炀帝的教训,唐太宗吸取了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唐太宗罢朝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传颂,成为后世君王学习的典范。它说明,一个成功的君主应该虚怀纳谏,勇于认错,并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才能治理好国家,造福百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