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熔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题高考_化学有机实验题解题技巧
有机化学实验题高考_化学有机实验题解题技巧
有机化学实验题高考_化学有机实验题解题技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测定固体有机物熔点;鉴定固体有机物及其纯度;
物质熔点的测定是有机化学工作者经常用的一种技术(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所得的数据可用来鉴定晶状的有机化合物,并作为该化合物纯度的一种指标。
二、熔点测定原理
什么叫熔点——用物质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理解。熔点的定义:固液两相的蒸气压相同而且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就是该固体物质的熔点。
测熔点时几个概念:始熔、全熔、熔点距、物质纯度与熔点距关系。
测定熔点实验关键是:由于毛细管法是间接测熔点方法,所以加热升温速度是本实验的关键,当接近熔点时升温速度一定要慢,应小于1~2℃/min;密切观察加热和熔化情况,及时记下温度变化。
毛细管法测熔点,用b形管测熔点装置(本实验使用)其它测定方法:
显微熔点测定仪
数字熔点测定仪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关键
1.样品填装(研碎迅速,填装结实,2~3mm为宜)
2.毛细管安装在温度计位置、再固定在b形管中心位置,按图2-13安装。
加热升温速度:开始时可快些~5℃/min
将近熔点15℃时,1~2℃/min
每个样品至少填装两支毛细管,平行测定两次。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样品 1次 2次 3次
肉桂酸(℃)
尿素(℃)
混合熔点(℃)
作要点和说明
影响毛细管法测熔点的主要因素及措施有:
1、熔点管本身要干净,管壁不能太厚,封口要均匀。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封口一端发生弯曲和封口端壁太厚,所以在毛细管封口时,一端在火焰上加热时要尽量让毛细管接近垂直方向,火焰温度不宜太高,用酒精灯,断断续续地加热,封口要圆滑,以不漏气为原则。
2、样品一定要干燥,并要研成细粉末,往毛细管内装样品时,一定要反复冲撞夯实,管外样品要用卫生纸擦干净。
3、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缚在温度计旁,并使装样部分和温度计水银球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同时要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b形管两侧管中心部位。
4、升温速度不宜太快,特别是当温度将要接近该样品的熔点时,升温速度更不能快。一般情况是,开始升温时速度可稍快些(5℃/min)但接近该样品熔点时,升温速度要慢(1-2℃/min),对未知物熔点的测定,次可快速升温,测定化合物的大概熔点。
5、熔点温度范围(熔程、熔点、熔距)的观察和记录,注意观察时,样品开始萎缩(蹋落)并非熔化开始的指示信号,实际的熔化开始于能看到滴液体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到所有晶体完全消失呈透明液体时再记下这时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即为该样品的熔点范围。
6、熔点的测定至少要有两次重复的数据,每一次测定都必须用新的熔点管,装新样品。进行第二次测定时,要等浴温冷至其熔点以下约30℃左右再进行。
7、使用硫酸作加热浴液(加热介质)要特别小心,不能让有机物碰到浓硫酸,否则使溶液颜色变深,有碍熔点的观察。若出现这种情况,可加人少许晶体共热后使之脱色。采用浓硫酸作热浴,适用于测熔点在220℃以下的样品。若要测熔点在220℃以上的样品可用其它热浴液。见兰大、复旦书P431。
思考题
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3)熔点管不洁净。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6)加热太快。
答:(1)管壁太厚样品受热不均匀,熔点测不准,熔点数据易偏高,熔程大。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有一针孔,空气会进人,加热时,可看到有气泡从溶液中跑出接着溶液进人,结晶很快熔化,也测不准,偏低。
(4)样品未完全干燥,内有水分和其它溶剂,加热,溶剂气化,使样品松动熔化,也使所测熔点数据偏低,熔程加大.样品含有杂质的话情况同上。
(5)样品研得不细和装得不紧密,里面含有空隙,充满空气,而空气导热系数小传热慢,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
(6)加热太快,升温大快,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所以加热不能太快。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热量由管外传至管内,以使固体熔化。另一方面因观察者不能同时观察温度计所示度数和样品的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能使此项误变小。
丁烯和副产物的原料相同,在反应物确答:不可以,这是因为次测过熔点后,有时有些物质会产生部分分解,有些会转变成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形式。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丁烯产生的速度快量多,不就等于说反应物消耗的多么,那么副反应就被抑制,产生的副产物就少,相比之下,丁烯的产率变大
高中化学最难的部分如下:
2、对于化学来讲,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高三复习难点几种的一个方向,包括的方面也很多,有仪器使用与装置图识别;有实验作与安全知识;有气体制备与气密检验等方面;还包括物质鉴别与分离提纯以及实验设计与方案的评价等等。
总之,化学实验以及结论都是高三化学复习难点的一个重要部分,都应该很好的掌握。
3、不管学什么都是重基础,只要基础好就没有难的住的题。依照你的情况应该是基础没有打好才会出现解题困难的局面。化学主要题型有实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难点的就是实验。化学要记住的实验也不是很多,一个族一般都只有一个代表性的实验,只要记住原料,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即可。
气体实验一般是重点,有的原料要是过量还会有别的反应,不但要记住条件,还要记住原料的量和过量之后会有什么反应,以及反应生成什么。无机化学里重要是实验和离子方程式,代表性的是铝和铁,这两个是难点也是重点。主族里只要记住代表性的就可以依次类推。
高中化学难学的原因
1、对于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
基本概念对于高三化学来讲是很重要的,基本概念一定要掌握,也就是要熟练掌握的,并且理解这些化学用语的含义以及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答题中也会要求考生用一些方程式来表达,比如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等等,充分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在以后的答题中更加顺利。
2、各种化学实验以及得出的结论
对于化学来讲,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高三复习难点几种的一个方向,包括的方面也很多,有仪器使用与装置图识别;有实验作与安全知识;有气体制备与气密检验等方面;还包括物质鉴别与分离提纯以及实验设计与方案的评价等等。总之,化学实验以及结论都是高三化学复习难点的一个重要部分,都应该很好的掌握。
3、典型和非典型的基本元素
化学可能做多用到就是方程式,而且解答也多用到方程式的情况,其中高三化学复习难点集中在的一个方面就是一些基本原素上,比如铁元素有不同的方程式,有Fe2还原性;有Fe3氧化性与酸性;钠也同样有Na2O2氧化性与NaHCO3酸碱性的不同。
还有铝AlCl3,AL(OH)3NAALO2等;而非典型元素有氯、芳香族:苯基,萘基,蒽,菲硫、氮、硅等,都应该掌握其符号与相应的方程式。
新高考化学有机和结构都要考。
新版教材分为化学册、第二册,和选择性必修二册。实行新高考后,学生只要选考化学,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都要学,由于考试范围增加,这部分内容也会有所删减和调整,整体难度也会下调。此外,新教材优化了编排的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新旧教材必修一对比:
(1)旧版教材章直接学习化学计量等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强度大,理解难度较高,刚上高一的学生适应起来难度大,改版后,穿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位于钠和铝的学习之后,更加实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铺垫及应用,更好理解。
(2)物2.填空题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学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物质性质,更容易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3)实验安全等常识从章节转入附录,但是内容更有实用价值,纯理论的知识有所删减,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增加。
2、新旧教材必修二变化:
元素化合物章节增多,增加了大量与化学历史或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有利于通过实验记忆相应的现象,也让化学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应用价值
高考人数可能会再创新高
近些年来,高考人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高考人数呈现断崖式激增。2021年高考人数为1078万人,而2022年高考人数则达到了1193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115万人,也创造了高考人数历史新高。
依照这样的增长趋势,2023年的高考人数多半不会下降,只会比2022年更高,甚至可能突破1200万人。高考人数增加,也代表高考的竞争更加激烈。
不过,面对高考人数的增加,小编认为,考生需要有危机意识,但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高考人数增加的同时,各地各校也出台了很多扩招政策,录取率也只增不减。
2022年9月15日,召开了发布会,发布会上,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加强了教考衔接着重考查学生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也就是说,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卷面题目可能会更加灵活,更侧重考察考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应用能力。
不过,考试题目再怎么灵活,也不会脱离教材,考生只要夯实基础,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多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高考化学蒙题技巧如下:
1、记忆化学知识的核心概念
记忆化学知识的核心概念非常重要,因为高考化学试卷中的每个题目都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规律。所以,高考化学考生需要先熟悉并牢记每个知识点的核心概念,这有助于在考试时准确把握题意和选项信息。
掌握常用计算方法和公式能够帮生更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和填空题,同时也提高了得分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快速计算的基础上,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3、经常进行习题训练
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3)熔点管不洁净,等于样品中有杂质,致使测得熔点偏低,熔程加大。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和经验。因此,考生需要进行大量习题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应试能力和解题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4、熟练掌握常见实验作和原理
5、善于思维联想和关联
高考化学试卷中的题目可能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和定理,如果能够善于进行思维联想和关联,就能够很好地蒙对题目。比如,在有机化学领域,通过吸顶性的原理可以推论出某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只有对实验器材和仪器比较熟悉,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解决跟实验相关的试题,同时也方便解释实验结果。因此,考生需要熟悉化学实验器材和仪器,特别是常见的仪器和设备。
7、合理分配好答题时间
高考化学蒙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阅读题目:在考试过程中,正确理解和掌握题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开始作答前,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每个问题的问法和所要求的。
2、确定题目类型:高考化学试卷中的题型有很多种,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所以考生应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特别是需要特别注意选项信息。
3、掌握基本计算方法:高考化学试卷中常常出现许多计算类的问题,需要考生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和公式,只有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公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计算类的题目。
5、练习和考试压力管理:在考试前,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加强对各种考试试题的熟悉程度,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同时也要适当地管理好自己的压力,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紧张和情绪波动对考试产生负面影响。
6、注意填写答题卡:在高考化学考试期间,需要考生把结果填写在答题卡上,因此在答题时,要格外注意填写答题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判分出现误。
将书中的内容看完,不懂的多交流沟通,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可以,同时买一本课后习题解答,将课后题每题都6、熟悉化学实验器材和仪器解决。祝好!
有机化学如果为了应付考试的话,把课件看懂,把习题做懂,题一般不会超出习题的……
多做题,多看书。天天练题,让手不生
其实要是把握住基本的概念化学快速提高是可以的,你只是因为以前没有好好学过,所以才落下了很多课程。我建议好好准备化学的基本概念,注意所有的化学计算题,特别是计算平衡,计算电量(电化学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然后就是好好总结有机化学的计算和判断题,判断3.加热升温测定、注意观察、做好记录可能的结构式,然后就是化学实验,这个至少10分,弄清所有的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背后的理论,比如谁和谁的反应是为什么,氧化还原?还是置换?这些东西很基础,但是有不少分数,另外弄清所有的实验所用到的器具,这个很关键,有很多器具很特殊,要做到看到这个器具就想到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帮你省下不少的时间,另外记住反映的方程式,这个可能在考试的时候要你填写,但是如果你当时配平可能会比较费时间,比如一些氧化还原(Mn这个东西氧化还原超级烦,有一部分换成了高价有的部分换成了低价)想要快速并且稳定的保持在40不难,也不容易,就看你时间了。建议自己多总结,做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利用题目总结,如果可以做到做一道题就会了一类题那你就成功了。祝你成功吧。高考孩子都不容易
化学很好学,,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多花花功夫拿个八九十分应该比较容易
四十分到底难不难还是你说了算,就像你怎么失分,然后你就想想该怎么得分,有目标才有方向。可以从题型入手,有一些是容易得分的,就是那种比较基础的,或从失分多的入手,是哪些知识点是没有学好的,还有平时多做笔记,做一些重难点,考点分析,还有错题集等
基本上是类似的 只要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了 无论考题怎么变 都是离不开最基础的 万变不离其宗 可以参考下
知识点覆盖面没有外地广,很多内容外地学但上海不学
第2题:的当量要远大于水杨酸的当量,通常用1:3或1:4。原因在于这样可以尽可能使所有水杨酸都转化为。毕竟分离提纯时乙酸和这些东西都很容易除去,但如果产物中混有太多未反应的水杨酸,除去时就是相对麻烦些。
4、关注重点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充分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概念,提高考试,同时掌握各类实验作,有助于解决有机、无机化学实验题型。这些聚合物不溶于水,而后处理阶段会用碱性溶液把转化为羧酸盐溶于水中,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过滤来除去聚合物。
第4题:典那样规定是因为虽然水杨酸本身就能起到效但水杨酸对人的口腔、食道等部位有作用,所以才通过服用然后让在进入肠胃后才缓慢分解出水杨酸。至于本实验用什么办法检测水杨酸,由于办法不,所以我不知道你的实验实际是用什么办法,在此我就举一例——可以用过检测,因为水杨酸里的酚羟基可以与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而不行。
第5题:能。变质主要就是指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水解成乙酸和水杨酸,乙酸具有明显的性酸味。然而,如果变质比例太低或者出现变质后瓶被通过风等极端情况的话,也可能无法通过嗅觉来鉴别,所以这里说的只是普通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