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伽利略用望远镜制作方法做了3倍望远镜。后经改进,使望远镜一下子放大20倍,他用此观察到星星。1610年,他用30倍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木星。正因是伽利略改进了望远镜性能,又用来观察星星、月球、金星以及太阳等天体,并首次发表观察结果,因此确切地说,是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的光路图
伽利略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的光路图
在近现代和现代,天文望远镜扩展资料:已经不局限于光学波段了。1932年,美国电工程师探测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射电辐射,标志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以后,空间天文望远镜蓬勃发展。
新世纪以来,中微子、暗物质、引力波等新型望远镜方兴未艾。现在,天体发出的许多信息都已经成为天文学家的眼底之物,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广阔了。
...看远的东西呀..或者你看看百科的资料.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一种通过收集电磁波来观察遥远物体的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望远镜,X射线和伽吗射线望远镜。近年来天文望远镜的概念又进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线和暗物质的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光学望远镜通常是呈筒状的一种光学仪器,它通过透镜的折射,或者通过因为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线进入物镜后从一倍焦距内传播进入目镜。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进入光源的光线进入物镜后拉近了距离,使视角变大,所以成放大的像。凹反射镜的反射使光线聚焦直接成像,或者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进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学望远镜又称“千里镜”。它主要包括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剧望远镜和军用望远镜。
常用的望远镜还为减小体积和翻转倒像的目的,需要增加棱镜系统,棱镜系统按形式不同可分为别汉棱镜系统和保罗棱镜系统,两种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是相似的。
个人使用的小型手持式望远镜不宜使用过大放大倍率,一般以3~12倍为宜,倍数过大时,成像清晰度就会变,同时抖动,超过12倍的望远镜一般使用三角架等方式加以固定。
观察远方的事物,还可以用来偷看美女在河里洗澡,
望远镜的发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它大大地拓宽了人类观察空间的视野,对望远镜的原理: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利用这一结构,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了。观察宇宙,正确认识浩渺的天空中各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在1610年1月首先观察到木星的四颗卫星,并进一步计算了它们的运行周期;它还观测了土星和金星,也都有新的发现。当他把望远镜对准太阳和月亮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太阳上有黑斑,玉盘似的月亮上竟也有高山深谷,完全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天体是完美无缺的”。
在1610年初,他出版了本介绍自己观测结果的书,叫做《星际使者》。望远镜就像伽利略手中的一把金钥匙,为人们打开了探测神秘宇宙的大门,展示了奥妙天空的真正面目。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测星空,他做出了哪些发现?()
B.木星有卫星
C.月亮上有环形山
D.太阳有黑子
正确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一位不出名的师汉斯`李波尔赛造出了世界上架望远镜:BCD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所以,每个镜片的焦距并非一定。例如要做一架放大10倍的伽利略望远镜,你可以用一片焦距500mm的物镜加一片焦距50mm的目镜,也可以用一片焦距100mm的物镜和一片焦距10mm的目镜。两者放大倍率相同。。 伽利略著有《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密和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和《试验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
对于一个给定尺寸的光学系统,要对物体产生特定放大倍数的成像,那么只有一个确定的透镜位置才可以满足要求。另一方面,成像系统的放大倍数不需要通过测量像和物体的尺寸来确定,它是由系统本身的结构决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著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参考资料来源:
常见望远镜可简单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望远镜。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由一个凹透镜(目镜)和一个凸透镜(物镜)构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但自从开普勒望远镜发明后此种结构已不被专业级的望远镜采用,而多被玩具级的望远镜采用,所以又被称做观剧镜。开普勒望远镜:原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 (如90度天顶镜)
成倒像的是“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则两个凸透镜的焦点重合,前面的凸透镜焦点长,在后面的焦距短的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前成倒立缩小的物体的事像,再由后面的凸透镜将这个实像放大成虚像,数已成倒立像。
成正立的像的望远镜是伽利略望远镜,是由一个凸透与一个凹透镜组成的。
物镜为焦距较长的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为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为望远镜并不是只由有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呈现反像的光学镜片组。现实生活中的望远镜是由由多个镜片、以及反射棱镜组成的。
望远镜的分类:
①伽利略望远镜: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发散透镜的望远镜。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
②开普勒望远镜
原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
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望远镜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远镜
正确。对于折射式的天文望远镜,可分为伽利略式望远镜和开普勒式望远镜,它们的物镜都是凸透镜。
三、 折反射天文望远镜(Catadioptric escope):1.伽利略式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
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天文学从此进入了望远镜时代。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人们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形式,天文望远镜是采用开普勒式。
一般天文望远镜以构造来分类,可分为折射天文望远镜、反射天文望远镜及折反射天文望远镜三大类。
一、 折射天文望远镜
(1)伽利略型天文望远镜:
(2)开普勒A.金星有卫星型天文望远镜:
使用凸透镜当目镜,现今所有的折射式望远镜皆为此型,成像上下左右巅倒,但这样对我们天体观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目镜是凸透镜可以把两枚以上的透镜放在一起成一组而扩大视野,并且能改善像除却色。
反射天文望远镜不用物镜而用叫主镜的凹面的反射镜。另外有一面叫做次要镜的小镜将主镜所收集的光反射出镜筒外面,由次要镜反的光像再用目镜放大来看,反射式的长处是由于主镜是镜子,光不需通过玻璃内,所以完全不会有色,也不太会吸收紫外光或红光,因此非常适合分光等物理观测,虽无色但有其它各类的像。如将反射凹面磨成抛物线形(Parabolic),则可消除球面。因为镜筒不能密封,所以主镜很易受烟尘影响,故难于保养,同时受气温与镜筒内气流的影响较大,搬运时又很易移动了主镜与副镜的位置,而校正光轴亦相当繁复,带起来不甚方便。此外副镜座的衍射作用会使较光恒星的星像出现十字或星形的衍射纹,亦使影像反降低,另外像的稳定度也不及折射式望远镜。
目前知名反射天文望远镜的设计大致分为五种,我们只列举两种市售一般中小型的反射望远镜。
(1)牛顿式 (Newtonian)天文望远镜:
一六六八年由牛顿发明设计,由抛物面的主镜和平面次要镜所构成,以对着光轴45度的角度将平面次要镜装在从主镜反射过来的光的焦点的稍微前方(如上图)这种结构最为简单,影像反较高,亦最多人选用,通常焦比在f4至f8之间。
采反射和折射的长处之型式,基本上和反射一样,也有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缺点,为了消除偏离光轴的视野的慧星像使用着透镜,且主镜为球面镜,比反射型容易研磨..只介绍其中一种最广泛运用的折反射天文望远镜。
施密特卡式天文望远镜
1930 年由施密特(Schmidt)发明用作天文摄影。主要是利用一球面凹镜作为主镜以消除彗形像,同时利用一非球面透镜(Aspheric Iens)放于主镜前适当位置作为矫正镜Corrector)以矫正主镜的球面。这样可以得出一个阔角(可达40一50度)的视场而没有一般反射镜常有的球面与彗形像,只有矫正镜做成的轻微色而已。摄影用的施密特望远镜,焦比方面可以做到很小(通常在f1至f3间,最小可达″0.6),因此很适宜于星野及星云摄影
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瞭望远镜的秘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望远镜。据说小镇好几十个匠都声称发明瞭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伯希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著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很多人误会是伽利略发明瞭望远镜,其实不然。早在17世纪初期,在荷兰的制造商使用玻璃磨制,有一位名叫 李伯协 的人无意间将两片镜片,隔着一段距离观看,竟然发现远方的教堂变大了,把他吓了一跳。这个消息被伽利略听到了,他就自己研究出类似的望远镜,拿 来往天上观察星星,才有了许多新奇的发现,就是因为伽利略的事迹太有名了,所以大家反而误会是他发明瞭望远镜.
制作伽利略望远镜需要两个或两组镜片。前者适合模型类的制作,后者适合相对实用的制作。但无论哪种,都等效于一片作为物镜的长焦凸透镜和一片作为目镜的短焦凹透镜。而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所得的倍数,即是望远镜的系统放大倍率。求采纳
世界上个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伽利略 1609年,他将一块平凸透镜和一块平凹透镜装在一根直径为4.2cm的铅管两端制造了一架望远镜. 是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
记得采纳啊
天文望远镜是谁个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
1608年,一位荷兰的师傅发现利用二片透镜并调整透镜位置可以看清远方的景物,彷佛是把远方的景物拉到眼前来看一般,因而发明瞭望远镜。
后来,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听到了这个消息,并于1609年制作了一部口径42mm的望远镜。这部望远镜让他"大开眼界",因为他惊讶地发现,月球表面有高山和无数的坑洞;金星也如月球般,有着盈亏的变化;而木星旁边竟然还有四颗小星星绕着木星公转!这些发现的了传统的天文学观念。伽利略是有史以来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的人,这部望远镜同时也开创了天文学的另一个新纪元。之后的1611年,德国科学家刻卜勒也设计了一部望远镜,并改良了目镜,扩大瞭望远镜的视野,成为今日望远镜的主流。
世界上架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架望远镜的发明者是荷兰的一位商,伽利略发明的是天文望远镜。
望远镜是什么时候被谁发明出来的?
最初的想法并非伽利略,是受人启发才自制并改进的,但基于他的贡献,大家都认为他是发明者。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密特尔堡镇一家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 发现远处的教堂的塔好象变大而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瞭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望远镜。据说密特尔堡镇好几十个匠都声称发明瞭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比赫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 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几乎失明。
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望远镜称为折射望远镜,即使加长镜筒,精密加工透镜,也不能消除色象,1668年英国科学家反射式望远镜,斛决了色象的问题。台反望远镜非常小,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厘米,但是已经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卫星、罚星的盈亏等。1672年牛顿做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至今还俣存在皇家学会的图书馆里。
牛顿曾认为折色象不可救,后来,证明过分悲观。1733年英国人哈尔制成一台消色折射望远镜。1758年伦敦的宝兰德也制成同样的望远镜,他采用了折光原则不同的玻璃分别制造凸透镜和凹透镜,把各自形成的有色边缘相互抵消。
但是要制造很大透镜不容易,目前世界上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直径为102厘米,安装在雅弟斯天文台。
反射式望远镜存在天文观测中发展很快,1793年英国赫瑟尔制做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米,用铜锡合金制成,重达1吨。1845年英国的洛斯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13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反望远镜,直径为254米。1950年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反射镜的反射式望远镜。1969年在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 上装设了直径为6米的反射镜,它是当时世界上的反射式望远镜,现在大型天文台大都使用反射式望远镜。
世界上架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荷兰的一个磨制镜片的工匠——里佩尔海斯。他在1607年发明了世界上架望远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