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院校的选择,正常情况下是考生的分数能够拿下保底院校的大部分优势专业,甚至是专业,同时要求招生数量要多并且相对稳定。按照现行的志愿模式进行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大部分案例都是在前几个志愿就已经被录取了,保底院校只是后一道防线而已,只是让自己睡着觉的保证。
高考志愿保底分数如何确定_高考志愿保底位次
高考志愿保底分数如何确定_高考志愿保底位次
高考志愿保底分数如何确定_高考志愿保底位次
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有学上,保底院校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个人认为选择保底院校采用位次法准确度较小,并且也比较困难。容易准确的方法是把自己今年的考分换算成去年的省排名位次,再查出去年那个位次相应的考分,来当做自己报考志愿的参考分。
建议选择那些比自己参考分低十到十五分的学校作为保底院校,这样选择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冲一冲”指的是报考往年的提档线略高于自己今年分数线的学校。“稳一稳”指的是报考往年提档线和自己今年考分不相上下的学校。“保一保”是指报考往年提档线比自己今年的考分低一点的学校。
高考志愿“冲” “稳” “保”的参考标准,就是历年来各高校学校投档录取结果,12个学校,以考生考分为中心,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动。
高考志愿冲稳保合适分 “冲” “稳” “保”的参考标准,就是历年来各高校学校投档录取结果,12个学校,以考生考分为中心,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动。
如一名600分的考生,12个志愿参考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冲一冲”4所学校可以是630——625——620——615”,“稳一稳的”4所学校可以是“610——605——600——595”,“保一保”的4所学校可以是“590—585——580——575”。
如此,从“保”的575到“冲”的630,其填报空间有55分的梯度,考生如果对专业没有特殊要求——也就是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情况下,考生录取就在险柜里了。这种有梯次的填报,会让考生分数发挥到效用,既不浪费分数,又能保证录取。
高考冲稳保志愿怎么选合理 当考生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便开始准备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家庭因为高考志愿而开始忙乱起来。主要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有上过大学,对于大学和专业了解太少。考生忙乱和迷茫主要是分数不太理想,不知道咋样选择专业和大学。
考生志愿填报时“冲稳保”三个层次的院校,冲一冲必须要保证即使被调剂录取,也是自己能接受的专业,否则就不适宜冲一冲;
而稳一稳,要以大概率录取到自己的理想专业为考量;保一保,则要以保底不滑档为目标,同时也要以吃透其分专业为上限。
在明白了上述几点原则之后,冲、稳、保学校之间的梯度分值可以灵活把握,这样即能保证我们不滑档、不大量浪费分数,而且录取的专业也是我们所理想、或至少是能接受的。
稳一稳”志愿如何稳 如果正好踩线进入“稳”这个志愿,那就很难录取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如果超过一点分数进入某所学校,则在选择专业时有一定的余地。正因为如此,我主张大家在选择“稳”这个志愿的时候,尽量偏保守一点,以利于自己录取到相对满意的专业。当然,院校优先、不在乎专业的考生可以不理会我这个提议。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我相信他们肯定追求院校和专业的相对满意,而不是只兼顾一头。
保底志愿的作用和选择方法 所谓保底志愿:指万一自己所填报的6个学校中前5个都不能被录取的时候(即使可能性很低),后一个保底志愿必须能够被录取,确保在自己势在必得的批次不落榜,保底志愿学校一定是自己不愿去上,并且还能够勉强接受的学校。否则,如果保底学校不能保底,这一批次的录取你几乎就没有学校可上了,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了,或者第二年再考。
保底志愿的选择和高空作业选择安全绳的原理是一样的:一是必须有,尽管你几十年也没有用过;二是必须安全,当万一情况出现的时候,安全绳不能断,必须能够救命;三是当你对这个学校有能不能保底的疑问时候,就不能选择这个学校保底;四是要有万一被保底学校录取的心里准备。把握好这四点就能够把保底志愿选好!
冲保稳填写志愿顺序 平行志愿能增加机会,并不等于没有风险,院校志愿之间照样搭配要得当,形成合理的梯度。建议考生在填报时,按照“冲稳保”三个层次的思路填报。层次为“冲”,一般指考生在同一志愿组的前面志愿可以填报往年录取分(或排位)稍高于自己高考成绩,自己又向往的高校;第二层次为“稳”,一般指考生的中间志愿可以填报往年录取分(或排位)与自己高考成绩基本一致的高校;第三层次为“保”,一般指考生后面志愿要填报往年录取分(或排位)比自己成绩稍低的高校。
因此,考生在填报同一院校志愿组时,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排位,将A、B、C志愿作为层次,适当“冲一冲”,填报自己比较心仪、向往的院校;D、E志愿作为第二层次,要相对“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当,录取机会较大的高校;F、G志愿则作为第三层次,应该“保一保”,以能确保本批次能录取为出发点,填报往年报考人数较少,较多的高校。同时,根据往年的实际情况,部分高校也会录取到第二志愿组的考生,因此,建议考生也要填好第二志愿组的院校志愿。
15-20分。考虑保底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选择往年在本省投档线(位次)比较稳定的院校,这样投档线波动的幅度会相对较小。
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和考生需要综合参考高考体检表、近三年录取分数分布统计、高考志愿填报一本通、2019年各大学招生章程、2019年招生专业目录、考生高考成绩、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以及全市考生一分段成绩分布等相关志愿填报信息。
扩展资料
在志愿填报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核心就是能够自己被志愿上的院校录取,或者去到自己想读的专业。所以,在综合各种因素时,去到比自己分数低的院校并不就是浪费了分数,能够压线或者冒险,会有滑档甚至退档的可能而导致没有被录取,这才是的结果。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慎重,填写“专业不服从”更要慎重,一定要考虑清楚。平行志愿能提高考生的院校志愿命中率,但填报专业志愿的难度将加大。
每一年的高考志愿填报都是广大家长和考生的一大难题,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高考志愿填报如何能保底,希望对你有帮助。
志愿冲高与保底的关系 新录取方案“变中有稳”,三段的划分比例大致与原先的三批上线考生比例保持了相当的水平,考生成绩位次的确定,基本延续了原有考生成绩名次的功能与作用。
平行录取办法规定,根据考生成绩位次,实行专业(类)平行志愿1:1投档,同位次按志愿顺序投档。对照三段线,参考省考试院和各高校公布的近三年高考投档线和相应名次、各专业录取平均分分和相应名次,结合考生当年成绩位次和相应选考科目总分一分一段表,每位考生都可以给自己划定一个大致的定位。
在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过程中,传统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填报策略仍然适用,例如80个专业类志愿中,前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可以冲一冲,中间30~4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要稳一稳,后20~30个左右的专业志愿要保一保,具体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作调整。
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 要清楚“滑档”和“退档”重要的概念。
明白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考试院公布尚未完成招生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
4、考生所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5、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高考志愿填报预计6月末左右开始,考生报考可以从冲稳保三个方面进行填写,下面我为大家整理冲稳保填报大概要多少分合适。
高考志愿冲稳保大概要查多少分 1、平行志愿的基本填报原则,志愿之间必选要设置分数梯度,一般情况下,各个志愿之间的梯度为5-8分为佳,保底院校一般比自己的分数低20分左右(批次内设置5-6个院校志愿的情况)。
2、冲不冲,冲多少,也是要看考生自身的情况,成绩一般的考生,冲的时候就要慎重,以避免进了一般的学校不好的专业、或者投档后被退档;成绩较好的考生,如果想冲一冲心仪的名校,一定要记得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
冲一冲,可以争取好的院校录取的机会,但是也要注意“平行志愿不平行”,无论是5个志愿还是6个志愿,对于考生而言,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失败,面临的就是退档,需要选择征集志愿或者等待下一批次了。
高考志愿可以用手机填报吗 高考报名可以用手机填写志愿,填报高考志愿不限定用手机还是电脑。
高考填报志愿的考生注意事项:,考生和家长需要互相沟通交流,达成一致的目标。第二,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到考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家庭条件和资源。第三,填报志愿还是因人而异的,记住要服从调剂,不然会冒着退档的风险。
高考志愿可以用智能手机填报。高考录取工作从7月初开始,高考录取要按照批次顺序依次进行,首先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后高职高专批。
高考录取结果会随着每个批次的录取结束随时公布,考生随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报考批次到当地的教育考试院查询录取结果。
报志愿基本在考生位次的-30%~+30%就可以了。
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1、正确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预估出自己的成绩,在估分时可以留出上下十分的浮动。
2、预估分数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都是知分知位填志愿,为啥还要自己估分呢,等高考出分了,上网一查,不就知道了。这种想法就是一个陷阱。
其实之所以要提前估分做准备。正是因为从出分到填志愿,中间多只有三天时间。有些省份,出分后两天就开始填报志愿了。即高考出分后,再准备志愿填报的资料,时间就有些紧张了。因此高考考完试之后,就要立即着手准备了。
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集数据。不要只看近一两年的数据,你可以参考近五年的数据,做分析,预测今年分数的大致走向。这个事情说起来似乎很轻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情况,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还没有开始这项工作的同学,建议立马开始哦。
3、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长和考生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4、搜集院校相关资料。
搜集目标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熟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家长和考生需要重点了解其办学性质、办学地点、录取模式(专业级、分数清、专业清)、身体限制等内容。
查询目标院校及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志愿填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海量数据不知如何查找,可以点击使用,掌上高考模拟填报志愿系统,只需要输入分数,就能一键智能填报,为您冲、稳、保院校,点击此处,进入系统。
5、了解意向学校。
参考一些数据后,确定了几所感兴趣的学校,并查清学校信息。了解学校历史到大学的网站去查看资料时,一定要看学校的,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历史。了解学校的曾用名,也可以加深对这个学校的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