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的计谋:历史典故

学历教育 2024-11-10 09:56:28

在兵法谋略中,“瞒天过海”是一个著名的计谋,意在掩人耳目,出其不意地取得胜利。这个典故源自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真实事件。

瞒天过海的计谋:历史典故瞒天过海的计谋:历史典故


公元前509年,吴国与越国交战。吴王夫差率领大军攻打越国,势如破竹。越王勾践不敌,退守会稽山。夫差乘胜追击,将越军围困在城中。

危急关头,勾践采纳了谋士范蠡的建议,使用“瞒天过海”之计。范蠡伪造信件,让吴国以为越国将士已经精疲力竭,并派人故意泄露消息。同时,他暗中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准备偷袭吴军。

信使将信送到吴军大营,夫差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范蠡趁机率领精锐部队潜入吴军营中,突袭吴军。吴军猝不及防,大败而归。

越军出其不意,一举扭转了战局。夫差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勾践率领越军收复失地,并最终灭亡吴国。

“瞒天过海”这个计谋的精髓在于:

1. 以假乱真:伪造消息,迷惑敌人,让敌人相信自己的判断。 2. 暗度陈仓:趁敌人放松警惕,暗中调动力量,准备发动突袭。 3. 出其不意: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发动攻击,打乱敌人的部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