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题型与往年不太一样,考题更贴近生活实践,做起来和平时做的题不太一样。但是个人觉得考试的题万变不离其宗,考的知识点肯定不会变,主要有力学、热水、电学、磁学、光学、运动学、声学等几大类别。
物理高考题难度分类 物理高考题难度分类有哪些
物理高考题难度分类 物理高考题难度分类有哪些
学习5、学习建议:1、回归教材; 2、认真听讲;3、以纲为本,突出重点,切忌均衡用力; 4、对于高中阶段要求的基本仪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秒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注重规范作与读数;5、专项突破训练 。这几大类别的物理知识的方法:
1、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按照4个方向对该知识点进行划分,运动的图像、定义、规律、分类以及典型的运动关系。通过这种思维导图的模式,学习物理知识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只要思路正确了,就会事倍功半。
2、相互作用:
力学在高中物理当中个人觉得是比较难学的一块内容,它涉及的范围较广,知识面宽,特别是受力分析,很多人容易在这上面出现错,稍不注意分析出来就不对,也是很容易在高考中丢分的地方。
3、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是咱们伟大的科学家,对的贡献很大,提出的三大定律至今影响颇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是每天做的事都有体现。
牛顿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习中并不难,只要掌握这三个定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通过下面思维导图的分析,把基本能涉及的知识点全给划分出来。
1.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一个一个地排除掉,只剩下正确的。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6月7日9:00至11:30为语文,15:00至17:00为数学。,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3.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从选的各个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归谬法(反证法)。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定,然后从这个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定而肯定了定理。
5.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计算求解法。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8.赋值法。有些选择题展示出一般情形,较难直接判断正误,可针对题设条件先赋值代人进行检验,看命题是否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有错选或漏选,说明你的物理基本功还不是很过硬。因此只选你确定无疑的,宁肯少选,不可错选。再加上高考物理选择题就那么几道,一般是两道会加大些难度,是不会让大部分人轻易做出来的,这时候能够的一半的分就可以了。另外,选择题时间控制在3分钟一道,毕竟理综时间是很紧的,把会做的要赶紧做完。
我是高考过来人,我的经验就是打好大好物理基础,扎扎实实地研究物理课本,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网络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结构。。。这也是我高考时物理只错了半题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好处。。。
我去年参加的高考,物理学的一般,选择一般都是错上3个以内。高中物理选择最多3个选项,没4个的,我建议你做题时只要是非常有把握的就选上,把握不大的的就不选,这样应该能少失些分。其实也没什么好的技巧,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学习,把那些基本的原理学透,这样就能举一反三,取得好成绩,加油吧!
首先物理概念要理解和记住,如果水平不高的话,就把多选当作单选来做,在做题时,要学会先做最容易的那个选项,采用排除法较好,当然,也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比如作图,整体与隔离法,正交分解法,极限思维法,电学里的串反并同法,波图像里的平移法等。想信你一定成功的,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云南2023使用的是新高考试卷。
下面是关于2023年重庆高考物理难度2023年安徽省、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高考考生将使用新课标参加老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从老高考全国卷调整为新高考全国卷,文综、理综考试内容为“课标”+新教材(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考试形式对接老高考样式,但没有选做题。
第三个计算题比较复杂、综合程度高,但由于分步设问,千万不能放弃问(专家指出:第三题的问是所有计算题中最简单的),上重本的同学不能放弃第二问,成绩特别好的同学第三问的方程一定要列出来,也许涉及数学能力要求很高,的结果不容易算出。为加强教考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教育考试院针对这一情况,编写了题型示例。示例以近年高考试题为基础编写,主要用于举例说明试卷的基本结构和题型,供2023届高考考生复习备考使用。
高考时间:
2023年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2023年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一、回归教材,注重基本概念。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全卷削弱了板块间的综合,加强了板块内的综合,整体回避过难、过繁的题目,很难看到大量知识点拼凑的题目,注重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
解题过程不依靠特殊技巧,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大部分题目都能找到解题思路,对于注重基础的学生会有较大的把握与优势。
二、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考查。
过程的变化造成结果的多变,难以靠题海掌握所有题的求解,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了解建立清晰的过程图,并对关键条件进行分类讨论得出最终结果走势。
尤其在于计算压轴题,考查基本的板块模型,但因为涉及地面粗糙,运动中途会出现共速受力变化的情景,需要从新分析,这对于过程分析的要求较高,但对于平时有练到的同学来说,得分会相对比较容易
导语:距离2017年高考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在高考前的一个月,同学们可能对高考物理的复习仍然感到焦虑,但我提醒大家,越是紧张的时刻,越要安静地学习,抓住我们现在能复习的每一分钟,同时也要准备必须的答题技巧,我为大家分享高考物理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好好领会,从中获益。
新高考Ⅱ卷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分享
高考物理一共7个选择题,物理选择题时间安排在17~22分钟为宜,在7个选择题中,时间不能平均分配,一般情况下,选择题的难度会逐渐增加,难度大的题目大约需要3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难度较小的选择题一般1分钟就能够解决了。按照2:5:1的关系,一般有2个简单题目,3个中档题目和2个难度较大的题目(第5题和第7题)。
一般来讲,在前面五个单选题中,有两道题是涉及计算的,另三题都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后面的两道多选题,通常要涉及计算甚至作图,实在把握不准,可用排除法。(通常有一个正确比较容易判断,对中等成绩的学生来讲,可以只选一个得3分。)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一些,例如“不正确的”“可能”与“一定”的区别,要讨论多种可能性(特别是振动和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不要跳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而且开始应适当慢一些,这样刚上场的紧张心情会逐渐平静下来,做题思维会逐渐活跃,不知不觉中能全身心进入状态。一般地讲,如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应陈题新解;如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物理情景陌生,应新题常规解,如较长时间分析仍无思路,则应暂时跳过去,先做下边的试题,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慢慢解决(此时解题的心情已经会相对放松,状态更易发挥)。确实做不出来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那么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是正确,再随意选其中一项,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尤其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做完后一定要立即涂卡。
虽然高考物理选择题是所有学科中选择题难度的,但是如果方法选择好,解决起来就会有章可循。为了能够在处理高考选择题时游刃有余,我们首先要了解选择题一般的特点,把高考选择题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各自的类型研究对策。
类:知识点相对的部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卷必有的振动和波、光学、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天体运动知识这四类选择题,知识点相对,这一类问题有对应的解题方法,如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和电压比之间的关系,都是很容易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题目。该类题目解题方法不难掌握,但是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小型的计算性质的题目,要经过简单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要有相对应的计算能力,各个公式之间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
第二类:图像类
图像类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类题目;该类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特别是对学生的图像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力的考查非常高,常见的图像有v-t图像,x-t图像,F-x图像,P-t图像,e-t图像,i-t图像,u-I图像,B-t图像等。
图像类问题的本质是先找到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对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特别注意截距、斜率、面积、弯曲走向所表示的含义。对于某一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分段进行研究。
第三类:综合类
综合类的题目是综合了高中物理中几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把它们有机结合,通过一个题目呈现出来的一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是主干知识点,例如楞次定律、安培力、感应电动势、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等。常见的综合类题目有动力学综合、功能关系综合、电场、磁场综合、电磁感应综合等。
综上研究表明:要想速解选择题,就必须充分利用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条件,深入挖掘隐藏的各种信息,巧妙地、有机地创造条件,既要注意到常规问题的特殊处理,又要考虑到学科内外知识的综合与联系,尽可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效利用考试时间,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二、实验题
高考物理一共有两道实验题,物理实验题时间安排8~10分钟为宜。
高考实验题常以一个力学实验+一个电学实验的形式呈现,从近几年我省的高考来看,电学实验乃重中之重。不管实验题目以何种形式出现,其本质是从实验原理开始进行考查,只要我们从实验原理出发,就能够做到从容应对。我们应对的策略是:从基础出发,从实验原理出发,以不变对万变。把题归类,触类旁通。
电学实验主要应从实验原理出发分析电路的选择、仪器的选择(安全、灵敏度必须考虑),特别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灯泡、变阻器及定值电阻的四个参数转换,电压表、电流表内阻是确定的还是约为多少(确定值可用于实验原理中处理数据,大约值则可用于选器材估算,),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待测量的表达式等,这些清楚了再针对题目的要求作答。(各种图像的描绘、应用也是常考点,各种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一般都是从闭合回路欧姆定律,串并联规律开始推导变形而得到,再分析斜率、截距、交点等含义。)
一共3个计算题,道计算题用时在6分钟左右,第二题在10分钟左右,第三题在12分钟左右(对本科线左右的同学可把第三题的时间拿部分出来到、二两题)。 我省的高考计算题分三种: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第二种是力学范围内的综合计算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考查了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等问题,是从普遍上说,一般学生和学校是不教,3-3的。所以直接放弃,个人强烈建议两手准备,但是主攻3-4,3-5的提的特点是难度普遍比较平均没有较大起伏,题型基本不变化。3-4一般都很简单,但是若难起来会让你半小时都找不到辅助线。去年我高考做的就是3-5拿了满分15分,望参考意见力学问题的综合。第三种是考查电场、磁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及电磁感应、电路的综合性问题,不管何种形式的计算题,其基本情况都可以归结为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只要分析清楚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找出各个分过程的运动情况,对各个分过程列出相应的公式,注意分过程的连接点即可解决问题。
个计算题情景新颖模型简单多是联系实际的纯力学问题(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这类题的叙述较长,干扰因素多,解答时一定要抓住重要的信息,将题述情景转化为物理情景,配以运动草图,在草图上应标出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问题,还要标出受力分析。清楚了这些,再下笔解答就水到渠成了。
常见计算题的审题技巧:
①认真细致,全面寻找信息。审题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中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要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②咬文嚼字,把握关键信息。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在审题时做上记号。
③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反复读题审题,既要综合全局,又要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⑤纵深思维,分析临界信息。临界状态是物理过程的突变点,在物理问题中因其灵活性强、隐蔽性强和可能性结论多而稍不留心就会导致错解和漏解。因此,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审清题意,充分还原题目的物理情境和物理模型,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其临界值。
高考试卷的划分区域包括试题难易程度、知识点覆盖范围、题型组合等多个方面。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考试区域(8个):广东、福建、江苏、河北、湖北、湖南、山东、浙江;考试科目(9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命题情况:语文、数学、外语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各省自主命题.难易程度划分:
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是根据学科考试的总体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确定的。在划分难易程度时,通常会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各个知识点、能力要求以及考试大纲中的考查要求,将试题分为不同的难度层次。例如,在语文科目中,可能会设置一些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知识点覆盖范围划分:
高考试卷需要全面覆盖教学大纲中的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划分区域时,会根据教材内容、学科知识结构以及考查要求,将试题分配到不同的知识点区域。这样可以确保试卷的整体平衡性和覆盖度,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充分展示所学知识。
3.题型组合划分:
高考试卷的题型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在划分区域时,会根据各个题型的考查重点、能力要求和难易程度,将各种题型有机地组合在试卷中。例如,在数学科目中,可能会设置一些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以全面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分值分配划分:
高考试卷中各个题目的分值也是根据学科考试的总体要求和知识点的重要性来确定的。在划分区域时,会根据各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试题的分值。这样可以确保试卷的整体平衡性和权衡性,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完成各个题目。
6.学科特点划分:
不同学科的考查特点也是划分区域的考虑因素之一。各个学科在考查内容、知识点结构、题型设置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在划分区域时,会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更细致和异化的划分。例如,语文科目可能会设置文学类、语言文字类、写作表达类等区域;物理科目可能会设置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区域。
高考试卷的划分区域涉及到试题难易程度、知识点覆盖范围、题型组合、分值分配、整体结构以及学科特点等多个方面。这样的划分能够保证试卷的平衡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考试要求。
高考物理题型分为单选、多选、必考题和选考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化学:7~13,单选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17单选,18~21多选。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物理:18~21,多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题,5分
23题,10分
24题,14分
25题,18分
26题,14分
28题,14分
其次,物理和数学有着必要的联系,高中物理的计算量和公式其实已经非常大了。。物理中的图像问题、交流电机械运动圆周运动等知识点,跟数学联系紧密。学生学习数学并不吃力,但是将数学用到物理上,很难。生物
29题,17.推理法。根据题给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然后再与备选对照作出选择。0分
30题,8分
31题,9分
32题,12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35、[物理—选修3-5](15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生物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理综卷做题技巧
1、拿到试卷:在拿到试卷后有一段时间是给我们看题目的,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做题的题目。先把所有的题目看一遍,大致了解每个题目所考的内容,让自己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做题时就不用因为纠结“下一题会不会很难”而分心了。
3、做完一遍之后:如果没有在不高三网我提示,有很多的定律不仅需要去记忆,同时也要对这些定义进行理解。而能量守恒在高中物理中占据分值非常的重要,很多人认为能量守恒这方面的题型很难。很多的高中生在分析能量守恒的题型时,一旦分析的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题目,题目就没有办法做正确。所以高三网我提示能量守恒的题型对于知识点的考察非常的多,对于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会做的题目上浪费时间我想这个时候至少还有40到60分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能得几分,然后信心满满的对自己说只要再拿下几题就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分数。然后利用剩余的时间通过种种方法尽可能的得取分数。
2023高考物理难吗介绍如下:
对于此类问题,不必以常规的.计算题的解法进行解决,只要解出最终结果即可,所以做题方法、步骤、逻辑推理都不需要,怎样简单怎样做,许多在做计算题时不易表达的方法都可以用,比如说极值法、特殊值法、图像法都可以应用,做题也没有必要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哪个选项容易得到结论,就先做哪个选项。2023新课标Ⅱ卷高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很多考生结束物理考试后表示,今年的新课标Ⅱ卷高考物理试题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有广东、福建、江苏、湖北等省份的考生看到今年的高考物理科目都觉得不难甚至比较简单。
高考如何发挥比较好
心态是高考考试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关系到同学们的发挥。有不少的同学在进入高考考场以后,心理很紧张,甚至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所以,调整心态显得多么重要。当然,完全不紧张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同学都会紧张,适当的紧张也会有利于考试。
高考考试之前,不要对自己给予很高的期望,比如说一④分清层次,排除干扰信息。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定要考上一本,一定要考到600分等等,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进入高考考场之前,不要和同学相互提问,当自己有不懂的题或者是知识点时,会比较紧张。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不能暴饮暴食,吃的东西不要过于辛辣,要和平时一样。
当年高考物理综合类题目一般难度较大,我们在做这一类题目时应该用较多时间分析其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做功情况和能量变化情况,应用各部分的基础知识,把问题逐渐分解,对应到相应的知识点上进行解决。是我的遗憾。
那年的高考题物理偏难一点,但对我来说,难度还不算太大,可是的问题是,我很长时间没怎么细致的做物理题了,以至于眼高手低,前面的选择和填空题还好说,到后面的大题就麻烦了。一看题都会,可是写起来不知道从哪着手,总觉得过程不是这不对就是那需要改,时间快到的时候一个题我是陕西地区,用的新课标卷,物理选修分别是3-3,3-4,3-4即热力学,光学,量子(分为两类)还没做,匆匆忙忙地写勉强写完,出了考场就发现过程太粗略,得数还算错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