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高考志愿填报提档比例所有高校不都是1:1。
高考填报比例是多少 2021高考填报规则
高考填报比例是多少 2021高考填报规则
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内,越好招生的院校提档比例相对越低,而不易招生的院校提档比例相对较高,以备不足额时录用。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学校决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
扩展资料:
高校不会无缘无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录取低分考生。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档,有三种情况:
1、考生的分数虽然高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专业分数线且又不服从调剂;
2、虽然总分较高但相关科目较;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
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档,应及时与有关高校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
各地区可以填报的高考志愿数量是不同的,冲稳保比例也不同,如果是45个志愿,可以按照7:16:15:7进行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冲稳保比例如何安排
45个志愿比例可以参考:7:16:15:7
个7指的就是冲,在了解各高校往年投档线和位次之后,根据自己的分数和位次选择高于自己同位分几分的学校,这部分学校所占比例,根据考生自己的情况可以减少。
中间16和15就是稳和保,为了保证考生被录取,这部分高校必须占据大部分比例,通常选择的是和自己同位分同等位置或者是低几分的学校。
后一个7指的是垫,为了防止稳和保的高校因为投档线突然上涨而导致考生滑档的情况,可以找大概7个投档线比自己同位分低较多的学校,以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
二、96个志愿
一般来说96个志愿可以分为三种比例来排序:
1、冲稳保的比例为3:3:3,冲的志愿填32个,稳的志愿填32个,保的志愿填32个;
2、冲稳保的比例为4:2:3,冲的志愿填41个,稳的志愿填21个,保的志愿填32个;
3、冲稳保的比例为2:4:3冲的志愿填21个,稳的志愿填41个,保的志愿填32个。
冲稳保在多少位次之间比较好 如果这个专业去年是11000-15000位次,保守来看1000名到2000名左右可以保底。高考的分数对应的位次高于学校的录取位次,仅表明有被所选高校录取的可能,能否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则要看所选专业的录取位次,高校的专业录取分,往往要高于学校录取分,高出几十分的情况并不鲜见。而对所选专业录取分的估计,也需参考近年3至5年的录取位次。
从“冲”到“垫”学校的选择,要保证有一定分数,如果考生对专业没有特殊要求,也就是服从调剂的情况下,有梯度的填报,既不会浪费考生的分数,也能够提高考生被录取的几率。
冲学校,毕竟是有风险的,冲的学校的录取分数比自己的高考成绩高,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稳三个这样的填法就比较安全,被录取的概率也大。
各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各大高校近三年投档线以及专业投档线做出合理的分析,从中选出45个有效志愿进行填报,填报顺序可以采用冲、稳、保的方法。
按照冲稳保填报志愿各选几个 按照志愿分配“冲、稳、保”的原则,将45个志愿划分比例,可参考8:24:13填报志愿的比例,冲的学校选8个,在了解各高校往年投档线和位次之后,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位次来选择高于自己同位分0-10分的学校,冲的学校存在的风险比较大,所以这部分学校所占的比例,也可根据考生自身情况适当减少。稳的学校选24个,通常选择与自己同位分相同位置或低15分以内的学校,而且这部分高校必须占据比较大的比例,为的是保证考生大概率被录取。保的学校是13个,为了防止稳的高校因投档线突然上涨而导致考生滑档的情况,可以找13个投档线比自己同位分低15-30分左右的学校,以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
冲稳保的比例应该如何分配 平行志愿冲、稳、保的比例,为了避免滑档,志愿间有一定的梯度,如果将6个志愿全部填成同一层次的,那么一个志愿落空,后面的所有志愿都会落空,所以填志愿时,按冲、稳、保的方法,将各个层次的学校都填上,若前面冲的学校没被录取上,还有稳的学校,如果稳的学校也没录取上,那还有保底的学校,保底的学校一般比自己的高考成绩多低30分,所以被录取概率非常大。
冲、稳、保的比例一般是2:2:2或者1:3:2,这两种填法都比较合理,前者是更大胆一些,6个志愿中冲两个稳两个保两个,对于这种填法,冲两个它的好处是容易被比自己层次高的学校录取,缺点是则是考生有可能冲进了好学校,但是上不了好专业(即专业调剂),后者的填法更稳妥,6个志愿中冲一个稳三个保两个,因为冲学校,毕竟是有风险的,冲的学校的录取分数比自己的高考成绩高,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稳三个这样的填法就比较安全,被录取的概率也大,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冲、稳、保佳的比例为1:3:2,即冲的学校个数为一个,这样的安全系数更高,也更稳妥。
投档比例是指当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达到某科类某批次录取控制线以后,考虑到高校对录取考生的专业匹配问题,允许高校调阅超过数一定数量的考生档案,调阅数与数之比。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考投档比例1比1.2是什么意思,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高考投档比例1:1.2是什么意思
是上线考生数达到或超过招生数的120%时,按招生数1:1.2比例向学校投档。一所学校按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招100个人,投120份档案到该学校,按照筛选退掉后面20个人档案。
高校招生是分省份进行录取的,录取的基本人数是高校制订的分省招生。投档比例就是某高校调档考生数与其在该省招生数的比例。规定,原则上调档比例不超过120%,具体比例由高校与省级招办协商确定。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投档比例默认值是120%。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投档比例默认值通常为105%。
扩展资料:
投档排序:
控制 分数线 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投档比例注意事项
填那些生源的,要求不严格的,教学资源充裕的学校。正常的学校不会无缘无故,淘汰掉比例投档的那些靠后比例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填志愿的时可以不用太顾虑这种比例。比例投档只不过是一个表面规定,私下的情况可以打电话询问,人家会跟你明说。
安全投档模式是什么
根据全省排名与位次选择报考学校。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省的排名,结合各大高校近三年来在你所在的省份中录取的位次,找出对于你来说比较稳妥的能上的学校进行投档。这便是安全的择校投档方式!
如果没有特别心仪的学校与专业,志愿填报能拉开梯度,以“冲稳保”的模式进行择校,这样投档的话其实就非常安全。
(1)冲一冲的学校,不要好高骛远,尽量选择近三年来的位次都比自己的位次高10%左右的学校。同学们在冲一冲的时候,建议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以免冲过学校的投档线时却因为专业分不足而被退档。
但是,如果内心已有特别想读的某个专业且不能接受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同学,那么则不建议填冲一冲的学校,直接填开设有自己心仪专业的且自己非常有把握能上的稳保的学校,则才是的选择。
(2)稳的学校,选择自己的位次刚好在该校近三年来录取位次之上的学校。
(3)保的学校,选择自己的位次比该校近三年来录取位次要高10%~15%的学校。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高分优先原则。平行志愿投档的个基本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指的就是高分考生优先投档。因此,在投档的时候比你高一分的同学永远比你先投档,后面的考生都要等着。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你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能一味冲高,要把志愿设置在分数的合理范围内,冲的志愿留2-3个足够了;另外,就是多考点分数比什么都有用。
第二、遵循志愿原则。指的是平行志愿在投档的时候是看你的学校志愿顺序的,并不是说平行志愿各个院校志愿的分量是一样的,看哪个好就投哪个,而是填在前面的志愿是优先保证检索和投档的。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那些在你分数范围内的你想去的、你喜欢的高校一定要往前填,根据喜好程度和分数情况,依次往后填,千万不要抱着一分都不能浪费的思想,把那些不喜欢的分数又高的高校往前填,根据分数情况按照重要和喜欢程度排序就对了。
第三、多次检索原则。很多人能理解多次检索,但是给理解偏了!他们认为次投档后,如果没有被录取还会继续检索你的 其它 志愿再进行投档。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这里的多次检索指的是在投档前会多次检索你的院校志愿,指的是投档前的行为和作,从个志愿开始检索,如果个志愿分数够就投档,分数不够就检索第二个,依次类推直到后一个志愿。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高考志愿填报必须要拉开志愿的层次,冲、稳、保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层次的分设置在5到10分就不多了。如果你把志愿都放在一个分数段内,很有可能会造成所有检索都不成功,后滑档。
第四、一次投档原则。这个原则和多次检索是连接的动作,检索一旦成功,系统就会自动把你的档案投给高校,投档后就不会再看你的其它院校志愿了,其它院校志愿都已经作废了。也就是说,如果投档后没有被录取,那你也没有机会再投档到你填的其它高校了,这个批次结束了,要等征求志愿再填报了。
因此,这里要考虑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除了要把高校志愿拉开层次以外,专业志愿的填法也要按学校的录取规则来才更 保险 ,不要把所有的高分专业都填上,而且专业志愿必须都要填满,服从调剂必须要填,要把风险降到。
高考投档比例1:1.2是什么意思相关 文章 :
★ 贵州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
★ 高考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 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选专业技巧
★ 四川省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
★ 高考生填报志愿知识指南
★ 高考志愿填报知识
★ 高考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 高考招生调档线是什么意思
★ 投档分数线代表什么意思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1:1.2报录比是120%比例,例如录100人,有120人报名。
高考录取线的划定,一般来讲,按照120%的比例进行划定。比如某年某个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学文史类招生是10000人,在划定录取线的时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时候,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
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数也算累积。这就是录取线的划定方法。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划定方法也是这样的。
扩展资料:
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
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报录比,比如个人喜好,学校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所在城市等。
报录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报考前,一定要了解该院校或单位往年的报录比,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决定是否选择报考此院校或单位。
当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实际高考成绩与政策性加分分值的总和)达到某科类某批次录取控制线以后,考虑到高校对录取考生的专业匹配问题,允许高校调阅超过数一定数量的考生档案,调阅数与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
高校投档比例大致为多少? 一方面,由于规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另一方面,招生院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同时又保证招生质量,故确定的投档比例一般都~120%之间。
一般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投档比例不超过110%,而顺序志愿的省份一般为120%,目前大多数省份都已经实行了平行志愿。
高校的投档比例对录取有什么影响? 由于规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那么,在高校不增加招生或只增加少量招生的前提下,投档比例越接近或等于120%,退档比例就会越大;反之,投档比例越接近或等于,退档比例就会越小。
于是优先选择投档不退档或者是投档比例比较小的院校,就成为了填报高考志愿的一大技巧。尤其是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这样做更有必要。
高校投档比例的含义是什么? 为了降低考生报考后可能会产生的退档风险,也为了提高学校招生录取的质量,还为了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高效率进行,有些高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自己学校的投档比例为。其具体含义为:
(1)严格按招生办事,不多投一个档。
(2)只要进档考生的各方面(德、智、体)条件符合录取要求,尤其是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不会退档;也就是只要进档,意味着基本上被录取了。
(3)这是真正的以考生为本,而不是以学校为本;是真正的尊重考生并将之平等对待的具体体现。
一般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投档比例不超过110%,而顺序志愿的省份一般为120%,目前大多数省份都已经实行了平行志愿。
什么是投档比例? 我国高考招生有一个省级招办先投档,院校再录取的过程。投档比例就是解决投档多少合适的问题。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是同一批次、同一性质、同一科类的投放考生档案数量与招生数量之间的比例。
高校的投档比例对录取有什么影响? 由于规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那么,在高校不增加招生或只增加少量招生的前提下,投档比例越接近或等于120%,退档比例就会越大;
反之,投档比例越接近或等于,退档比例就会越小。于是优先选择投档不退档或者是投档比例比较小的院校,就成为了填报高考志愿的一大技巧。尤其是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这样做更有必要。
高校投档比例的含义是什么? 为了降低考生报考后可能会产生的退档风险,也为了提高学校招生录取的质量,还为了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高效率进行,有些高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自己学校的投档比例为。其具体含义为:
(1)严格按招生办事,不多投一个档。
(2)只要进档考生的各方面(德、智、体)条件符合录取要求,尤其是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不会退档;也就是只要进档,意味着基本上被录取了。
(3)这是真正的以考生为本,而不是以学校为本;是真正的尊重考生并将之平等对待的具体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