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已经进行高考改革的一年,那么不知道今年已经高考玩的小伙伴们对于现在的高考改革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觉得高考改革之后是不是更好了呢?可能没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那么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评价的吧!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关注本站即可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新高考改革合格考机会_新高考合格考考哪些科目
新高考改革合格考机会_新高考合格考考哪些科目
高考改革还是不错的,因为这可以给很多学生提供许多选择,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减轻许多压力,还可以给学生减轻许多负担,而且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选择,所以我认为高考改革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有很多学生都会因此而感到开心的。
对高考改革的理解是什么
新高考改革使学生学习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科目选择性变大。
在以往的高考中,学生的学习科目选择性很小,不是文科就是理科,学习的科目都是被紧紧绑在了一块,学生没有选择性,只能5、学生职业规划:缺乏专业师资指导是选择文科或者是理科,没有机会选择科目,新高考模式却不一样,学生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不能选择,都需要学习,剩下的科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从中选出三门参加高考就可以,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一门科目拉低自己的成绩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科目,这样高考就更容易上岸。
新高考改革选科技巧
不知道大家的物理成绩和历史成绩怎么样呢?如果历史成绩每次考试都能考到70分左右,那么建议大家去选择历史,如果物理成绩比较好,分数也比较高的话,那可以选择物理。
因为历史相对于物理而言,他的本科录取分数线要高一些,学生的考取难度要大一些。
我在后台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提问:各高校对合格考等级有要求吗?只考了D影响录取吗?有同样疑问的同学一起往下看看。
陕西高考改革方案要点网络上甚至流传有这些消息:
注意了!
考试院并未发布相关公告!
据此前省考试院发布的资料显示,选择性科目对应的合格考科目需要在高校投档录取前取得合格(D等级或以上)才可以被高校提档录取。
另外,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合格性考试等级更高的学生竞争力越强,但各高校在招生录取中如何使用合格性考试成绩,由招生高校自主决定,要查看各校的招生章程。
我通过搜集发现,春/夏季高考,省内院校对合格考的要求是合格(D等级及以上)就行。
只要不是E,就不影响春/夏季高考录取。但是综合评价,强基等特殊类型招生会参考学考成绩!
各年级考生还有多少次学考(合格考)补考机会?
往届生/考生:
已经获得高中/高中同等学力证明的考生,无需再补考学考。若打算参加2023年春季高考录取的考生,只需报考1月语数英3科学考即可!
现高三生:
2021年考试院公布了合格考调整:从2022年起,每年第二次高中学考考试时间由原来的6月改期至7月,其中7月学考不能用于当年夏季高考录取。
需补考政/史/地/物/化/生学考的考生,高考前仅剩明年1月学考这一次考试机会!明天7月的成绩不得用于高考录取。
语数英学考成绩当年有效,明年参加春季高考录取的考生务必报考语数英3科学考!
现高二生:
高二生除了可以参加2023年1月份补考,还可以参加明年7月合格性考试,不合格或者不满意的科目,届时都可以参加补考。
高二的同学还需要注意,明年1月份物理/合格考是首次考试,要提前做好复习工作!
新高考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点,分别是: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或“3+1+2”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高考改革前后具体对比
1、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物理!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的一次作为成绩。
4、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2、挑战:以浙江省为例,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开设几种课程,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否则无法开课。
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要填报80个专业志愿,由于批次合并后增加了区分高校层次的难度,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如果对高校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调查,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本分数,填报三本专业”的现象,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新高不是只考选择科目,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所有学科的合格考。
新高考政策会考不是只考选择科目。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所有学科的合格考,而且还得合格,还得2022年陕西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试科目由现行的3+文综、理综,改为“3+3”。高考科目为:语、数、外(必考),政、史、地、物、化、生(六选三)。一次性合格,否则还要补考。在新高考制度下,除了高考选考科目的考试,高中阶段还有一个学业水平考试,只有通过了学考,你才能拿到高中的,才能参加高考。
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就相当于以前的会考,要注意的是,只有通过了合格性考试,才能报考等级性考试。也就是说,合格性考试是参加高考的道门槛!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共14门学科。
虽然新高考进行了改革,但也是仅限于新高考,而对于会考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会考,并没有进行改革,以前是怎样会考的,现在还是怎样会考,去拿往年的会考真题卷子来进行刷题练习,就能够提高自己的会考成绩。
新高考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每次考试的成绩合格标准。
新高考合格考的标准
“合格考”覆盖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
合格考对高考影响
合格考对高考一项十分重要的影响就是,学生所选等级考试科目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必须
达到合格。成绩不合格的科目将不得作为等级考试科目。
拓展资料:
通过标准是考试合格。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外省(区、市)转入
我省的普通高中学生,可持转出省份省级教育出具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证明到我省
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可参加合格考,合格考每学年组织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学
择性考试6门科目由全省统一组织。合格性考试中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4
门科目,由省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一制定考试要求,市(州)组织实施。
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在统一高考前报考省内高职高专院校。考生须
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招生院校依据考生合格性考试成绩、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参考综合素
质评江苏省的高考改革对于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不仅仅是一项教育体制的变革,更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价录取。
“江苏新高考模式是“3+1+2”。
2023江苏高考政策规定考试实行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
江苏新的高考改革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江苏高考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2、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江苏省的高考改革尤其注重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旨在使学生在广泛的知识领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从而更好地适应的发展需求。
3、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高考改革还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可以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学、公平,让学生真正享有教育公平的权利。同时,它也能够加强教育资源的分配效率,优化教育资源的使用和配置,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江苏省高考改革推进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积极倡导教育创新,促进教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合格考一定要60分。
根据《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来看,山东省合格考试的成绩呈现为“合格”和“不合格”,而目前的划定标准正是60分,即:当考生某科目合格考试卷面成绩达到60分以上时,就视为该科目合格考通过。
同时,据以往绝大多数考生反映,合格考试相对容易,且很多考生都以80分为目标分数;所以各位考生们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只要认真复习,想要通过并不算难。截至目前,山东省仍存在两种“学考”。一种是传统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另一种则是新高考的合格考试。
山东考生新高考合格考没过,在校期间有多次考试机会,山东省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因此,考生在校期间拥有多次考试机会,只要好好把握,全部通过并不算难。允许在离校两年内继续参加考试。
山东考生合格考没过的后果:
1、对应科目不能作为等级考试科目,山东省新高考三门等级考试科目的选择前提就是——合格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而如果考生在高考之前相应科目的合格考仍然未曾通过,那么该科目就不能作为等级考试科目。
2、影响高中毕业,根据山东省的新高考政2022年10月16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22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其中,2017-2018级考生和2019级考生将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合格考),且考试科目总数不一样。策显示,合格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因此,如果考生在校期间合格考无法通过,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毕业。
2001年。
陕西高考94年—00年实行的是3+2标准分,2001年改成3+小综合,总分750。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高中学考共14门课程,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只设合格性考试,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分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1、从2022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35种选择形式,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的科目,达到了%的覆盖率。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避开了物理。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选考最多的是化学,然后依次是地理、历史、、物理、生物、技术,物理列倒数第三位。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
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门的政策落实,也并不单纯是家长和学校要关注的问题,而是要让各界参与到高考这个流程中的不同个体,下面是小编精心的新高考怎么选课才合适呢,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更多高考相关内容↓↓↓
最实用的高考语文复习技巧
高考英语复习八大诀窍
2022高考复习攻略
新高考怎么选课
、专业要求。新高考选课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家长老师帮助学生尽早的做好规划,孩子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要上哪个学校、要学哪个专业?新高考一般高一期末开始选课,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做准备,确定自己的理想职业,根据职业找到对口的专业,确定自己的层次。根据专业在不同学校的选课要求,来确定自己的选课组合。这一点说着简单,但其实是最难的,因为学生可能没有明确的目标,需要家长和老师帮助测评和确立学生的职业倾向,及早做好规划,有不懂的职业和专业的问题可以找一些软件具体的查一下。职业类型和种类,以及对口专业,和专业的选课要求在志愿填报类的软件上都可以查询得到。
第三、可报专业比例。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选课在不影响理想专业的前提下当然要选一个可报专业比例较高的科目。这样不仅理想专业可以就读,还有更多的机会读取其它热门的高薪的专业。
第四、就是组合学科的联系程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地理+生物”三门学科相互并没有什么联系。这样在可报专业比例上就很欠缺。虽然含有生物学科,但是理科的专业可就读的很少,即便有,因为没有物理和化学的相佐,这个组合的学生在专业中学习压力会很大,就业竞争力也极小。
选课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往往选择一个可报专业多的,或者赋分占优势的学科还不如一个自己喜欢的来的最实际,学生在喜欢的学科上才能发挥出他的价值,不要再以后多年,毅然放弃那个“机械”的选择的专业,回头再来追求自己的爱好,得不尝失!
新高考选科的时间
新高考选科其实是在高中刚开学的时候,如果你所在的地区真的实行新高考了,那么你在上高中之前,就要了解选科的过程,知道自己要选择哪些科目,其实选科之前,我们要也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想好自己以后要做哪方面的工作,根据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去选择相同的类型的专业,根据专业去选择科目。
其实新高考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以前都是在高考结束之后,我们才安排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在报考的时候,要选择什么专业,但是新高考实行之后,我们就要在上高中之前想好,这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其实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可能在上高中之前,我们想要做的工作和在高中毕业之后想要做的工作,有可能会不一样。
但是选科的时候还是要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和自己的兴趣、以后的职业来选择,然后去组合自己应该选择哪些科目。
选科的难度怎样的
高中其实最难的可能是数学和物理,但是在新高考中,语数外三大主科是必须考的,所以也不用我们去选择,但是物理是需要我们选择的,由于物理比较难的,所以选择物理的人会比较少,一些已经实行新高考的地区,选择物理的人数明显是没有其他科目多的,所以现在选择物理的很少。
而新高考的组合中,物理化学和历史是不建议选择的,不仅是竞争比较激烈,也是因为三个科目其实都是很难的,如果你没有把握的话,不要选择这个组合,如果你的成绩好还可以,但是如果你的成绩不好,你的分数肯定会很低,你想要上的大学也上不去。
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1、不再区分文理科
原高考生只能选择文科或理科参与高考在2021年新高考政策下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另外在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选择三科参加等级2023年福建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加两次考试机会,考试科目由现行的文综、理综,改为“3+3”。高考科目为:语、数、外(必篝考),政、史、地、物、化、生(六选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3面、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14门。其中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会另外设置等级性考试。性考试。
2、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
原高考是由语数外+综合(文理)构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
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5%其中等级E比例不超过5%。
3、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
原高考外语科目仅可以考一次,现新高考政策下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外语考试次考试安排在6月,另一次根据统一要求时间安排;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
原高考生需要参加会考,现新高考政策下改为合格性高考。合格性高考将不再评分,按合格与不合格呈现。
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考试时间:高一至高三每年6月和12月可以随学随考随清,可以多次参考。
5、综合素质评价
原高考生录取按分数、排名进行投档录取,现新高考政策下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具体要求,作为录取重要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