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诗句解析

艺考专区 2024-11-10 09:56:07

中国古代诗歌中流传着一句经典名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逆流而上、勇往直前的壮美图景。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诗句解析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诗句解析


诗句的第一句“到中流”意指在激流的中心地带。这个“中流”既是地理上的空间概念,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刻。正如毛泽东在诗中所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那时,中国正处于革命的紧要关头,面对着重重困难和阻力。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犹如身处激流之中,必须勇于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第二句“击水浪遏飞舟”则描绘了一幅威武雄壮的场景。面对湍急的河水,战士们奋力划桨,一往无前。然而,激流汹涌,飞舟前进受阻。这时,只有更加坚定意志,更加奋勇拼搏,才能打破阻力,继续前进。这个场景正是革命者们在面对困境时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写照。

整句诗通过“到中流”和“击水浪遏飞舟”的对比,既表现了革命者身处险境而不退缩的英勇气概,也象征着革命事业的艰苦历程和最终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毛泽东的这句名句,不仅寄托着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也激励着后世之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拼搏、永不言弃。它成为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品格的生动写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