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为“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全国甲卷)”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莘莘学子提高物理成绩,取得成绩,此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文本。
高考物理2021押题(2021新高考物理押题卷)
高考物理2021押题(2021新高考物理押题卷)
2022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全国甲卷)
物 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 n =3 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用其中频率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 K 上,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示数大于或等于 2.5V 时,电流表示数才为零。则阴极 K 的逸出功为()
A . 9.59eV B . 7.7eV C . 4.39eV D . 2.5eV
【】 A
【解B .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析】
由题意知遏止电压为
又因为大量处于 n =3 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其中频率的光子能量为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
解得逸出功为
故选 A 。
A .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宇宙速度
C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可以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D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他们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C
【解析】
A .因为地球卫星的绕行速度等于宇宙速度,故空间站的线速度不可能大于宇宙速度,故 A 错误;
B .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半径,由
得所以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故 B 错误;
C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可以使用弹簧拉力器利用相互作用力来锻炼身体,故 C 正确;
D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他们始终受地球引力作用,故 D 错误。
故选 C 。
C .弹性碰撞
D .完全非弹性碰撞
【】 A
【解析】
以球 b 碰撞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图可知,碰撞前
碰撞后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可得
碰撞后两球速度不相等,所以不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系统动能
碰撞后系统动能
计算可得
可知非弹性碰撞,故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 C
【解析】
所以 B 错误;
C .由题意可知,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甲车的加速度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
又则
所以 C 正确;
D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
得所以 D 错误。
故选 C 。
【】 D
【解析】
过程从 ① 移动 ② 的过程中
当线框再向左运动时,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顺时针,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此时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故线圈在运动过程中电流是周期性变化, D 正确; ABC 错误;故选 D
【】 BD
【解析】小球沿直线 AB 运动,合力沿 AB 方向,如图所示
20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n 1 ∶ n 2 = 5∶1 ,电阻 R = 20 Ω , L 1 、 L 2 为规格相同的两个小灯泡, S 1 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 u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 S 1 接 1 、 S 2 闭合,此时 L 2 正常发光。解得下列说确的是()
B .只断开 S 2 后, L 1 、 L 2 均正常发光
C .只断开 S 2 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
D .若将 S 1 换接到 2 , R 消耗的电功率为 0.8 W
【】 CD
【解析】
A .由图象得周期
则输入电压值
所以输入电压 u 的表达式应为
选项 A 错误;
选项 D 正确。
故选 CD 。
B .杆子前端在过 C 点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C .杆子前端在过 C 点后,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若将杆子分成任意两段,其前一
段对后一段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 AD
【解析】
A .根据动能定理
A 正确;
B .设杆长 l ,在 C 的右侧部分才有摩擦,设右侧部分长度为 x ,则有
则有
根据牛顿定律
不变,即摩擦力如图所示
故做加速度变大的减速运动,之后再做匀减速运动, B 错误;
整体有
左侧加速度
联立得
即左右两侧无弹力
左右两侧有弹力,可见前一段对后一段的作用力大小不等, C 错误;
D .杆进入 c 右侧到全部进入时,可知
全部进入到停止
根据动能定理
D 正确。
故选 AD 。
22. ( 6 分)
如图,小明同学用图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内壁光滑的圆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弹簧置于圆筒内,弹簧两端各放置一直径略小于圆筒内径的钢球, A 、 B 为可插入圆筒的销钉,能将小球约束在圆筒内;地面铺有白纸和复写纸,实验前先将圆筒调整水平,然后在白纸上记下系于圆筒口的重锤线正下方的点 O 1 、 O 2. 实验时,将左右两钢球 a 和 b 向里压缩弹簧,插入销钉,在圆筒上标记压缩弹簧后两球的位置;然后同时抽出两销钉,钢球从圆筒出并做平抛运动,钢球 a 和 b 的平均落点分别为 M 、 N ,用刻度尺测得 O 1 M 间距为 S 1 , O 2 N 间距为 S 2 ;
( 1 )本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_ ;
A .两钢球 a 和 b 平抛的时间 t B .两钢球 a 和 b 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h
C .钢球 a 的质量 ma 和 b 球的质量 mb D .弹簧的压缩量 x
( 2 )如图是多次实验(每次约束两球的位置均相同)得到的其中一个钢球的落点分布图,请你写出确定其平均落点的方法: ___________ ;
( 3 )两球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用题目给物理量以及第( 1 )问所需测量的物理来表示)
【解析】
其中
两物体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则时间 t 相同,则
则本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钢球 a 的质量 ma 和 b 球的质量 mb ,故选 C ;
( 2 )确定其平均落点的方法:用圆规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落点圈在圆内,圆心即为平均落点;
( 3 )两球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23. ( 9 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 E 约 15V , r 约 20Ω ),电压表 V 的量程为 4V ,内阻约 2kΩ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同学为了测量电压表 V 的内阻,先将开关 S 1 、 S 2 都断开,将电阻箱 R 的阻值调至,再闭合 S 1 ,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当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3.00V 时, R 的阻值为 R 1 =8.0kΩ ;当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4.00V 时, R 的阻值为 R 2 =5.5kΩ ,若不考虑电源内阻,则电压表 V 的内阻 R v =______kΩ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考虑电源内阻,则电压表 V 内阻的测量值 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 2 )为把电压表 V 改装为量程为 15V 的电压表,电阻箱 R 与电压表内阻 R v 的比值应为 ______ ;
【解析】
( 1 )因为忽略电源内阻,由题意可得
联立可得电压表的内阻
由于没有考虑电源内阻,测得的电压表内阻包含电源内阻,故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即根据图像规律可知
即电动势
24 .( 14 分)
随着 2022 冬奥会的举办,人们对冰雪运动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人投身其中。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冰雪运动,一滑雪坡由 AB 和 BC 组成, AB 是倾角为 37° 的斜坡, BC 是半径为 R = 5m 的圆弧面,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 B ,与水平面相切于 C ,如图所示, AB 竖直高度为 h 1 ,竖直台阶 CD 高度为 h 2 = 9m ,台阶底端与倾角为 37° 斜坡 DE 相连。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 75kg ,从 A 点由静止滑下通过 C 点后飞落到 DE 上,运动员经过 C 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4590N ,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阻力,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g 取 10m/s , sin37° = 0.6 , cos37° = 0.8 ),求:
( 1 ) AB 竖直高度 h ,为多大;
( 2 )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 3 )运动员离开 C 点后经过多长时间离 DE 的距离。
【】 ( 1 ) 11.8m ;( 2 ) 3s ;( 3 ) 1.2s
【解析】
( 1 )由 A 到 C ,对运动员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运动员到达 C 点的速度为
C 处,对运动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h 1 =11.8m
( 2 )运动员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则
t =3s
( 3 )离开 C 点离 DE 的距离时,速度方向平行 DE ,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