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要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数学都是高手,120分的总分至少在105分以上。我高考的时候120分的总分我考100分都觉得数学不好,不敢报考数学系
高考数学130进数学系 高考数学130多分算好吗
高考数学130进数学系 高考数学130多分算好吗
2、四川大学每年都会公布高考招生简章,如果对各专业录取有特殊要求都会在招生简章里面公布。的四川大学招生简章没有对考生的数学平常做大题的时候要会一题多解.单科成绩做出具体分数要求。
以课本为基础,特别是后面的习题研究2.大题我们是6道。
江苏?文?理?
高考数学130分,并不难,很多理科男拿高分,就是能保证数学在140分以上。
当然,要拿高分,首先基础一定要牢固,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可能选择题一题,填空题一题,大题倒数第二,第三题一问是难题。只要保证填空题和选择题错误在2个以内,两个难的大题尽可能作出会做的部分,是很有希望有130分的,当然其他部分要拿到满分。这就跟平常多做练习题分不开。
如果擅长数学的话,问题不大,因为数学得高分的人很多
不是很整张卷子只能在倒数2个大题的倒数1,2两题扣,填空选择也只能错一道大,但是140可不好过
高考数学,如果你想要考到130分的成绩,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每天做数学题目才可以。而且还不一定能考得到。
你好,像130的话应该要多刷刷数学要得到130分,首先基础一定要牢固,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可能选择题一题,填空题一题,大题倒数第二,第三题一问是难题。只要保证填空题和选择题错误在2个以内,两个难的大题尽可能作出会做的部分,是很有希望有130分的,当然其他部分要拿到满分。所以为什么说基础一定要牢固,该得到的分数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题,然后多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
基础知识要夯实,不容有半点闪失!
然后多做,多想,多问中档片上的题。
遇到拔高题,看到绝妙的解法就记录,反复多看。
难题适度做,不可多做,否则误入歧途;也不可不做,否则眼界不开阔!
你若不是搞竞赛的,奥赛题少碰。
准备高考当中数学要想考到130的话,后边的大题除了倒数第1道及倒数第2道之外,一定不要出错,填空选择保证全对,这样能够考到130。错题本,时刻记录,反复斟酌,会的就淘汰,不会的做标记,来日再温习。
选择填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速,越快越好,但一定要以正确率为根本。
大题有所侧重,前三题必须详细解答,不可跳步,做到滴水不漏
后三题有所侧重,有会的就一定要写。
一般数学卷不太的话,中平的可能只有一体的一问做不出,干脆放弃这个小问。
前边即使稍稍有小失误的话也有130啦!
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在计算上丢分!这是大忌!(本人曾经在此一跌再跌...)
先要有放松的形态 胆大心细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算,还不错,数学能够及格就算不错了,超过120就是尖子生了,达到140就是人才了
数学不错,也很聪对数学感兴趣明。
只能说不错,还有考满分的呢
报告,鄙人平时一模二模数学在90分左右。高考考了119你说我算数学好的学生吗?我聪明吗?
我是今年全国二文科,数学130...
应该是很简单的事考试的时候 发挥得好就行广东 改革后 数学好像都简单了这是我有史以来的一次,在学校都没考过这么好..见笑了啊~
1.数学考好了关键在前面的选择和填空
我这次数学之所以这么高都是因为小题都没有错
有时候也要用到蒙的技术..
剩下的大题前面的一问或者两问都要对,一问难的话写写就行了,扣分也不是很多.
你说的积累很正确,我们高三时候都写过很多的错题积累,这个是很好的方法.
基础要非常非常扎实,这不用我说。
想考上130平时肯定要做大量习题,如果你是具备能上130的学生(有智商因素的),就多做些难题就能掌握一些规律了。并且要总结
祝你好运
我个人10月复读,从入学22分到现在125-135左右,我个人认为提分两个阶段:0到100-110,这种分数段只要选填总共错四到五个左右,三加一拿下,导数解几问拿下,加上正确率不要太低就能做到,这一阶段提分完成在一轮复习里就能够完成(一轮总复习资料加专题加套卷套做,套做指专门拿套卷中一类题来做),然后再往上就是解几第二问,选填11 12 15 16,拿到剩余部分的一半多就能有130。
其中函数问题和导数挂钩,所以先提下导数,关于导数压轴,除非数学基础特别扎实,否则考试时放弃导数第二问或第三问,当然平时遇到的导数题不要放弃,老师讲就好好弄懂,不讲自己尽量弄懂,不过也不要投入大量精力。基本的分参,讨论方式(例如类二次的导函数,用根的分布,德尔塔分区间讨论),还有烂大街的导函数可以因式分解的要一眼能看出来,常见构造(如lnx<x,e^x>x e^x>x^2 (x>0),还有五根切线放缩,对其中x换元能够得到一系列不等式),隐零点的套路,公切线的基本套路(转化为新函数的零点问题),零点问题,极值点相关问题,这些问题要稍稍了解,因为对拓展抽象函数的理解有帮助。
我个人之前遇到12题的函数题目,都是壳很吓人,但本质并不复杂的题目(例如可以通过配凑和单调性转化为关于自变量的不等式,可以三角换元,可以数形结合,可以转化为具有几何意义的代数式等等),建立对函数的整体把握能够提高考场上解题的效率和。其他的就是多见一些常见配凑和常见换元,毕竟选填不可能步骤太复杂,一般就是对称性,周期性,单调性,几何意义加上换元配凑。还要注意二次三次函数带参的讨论(对称轴在目标区间左右,在中间,端点处函数值,德尔塔,三次函数导数是二次所以也不难讨论),然后关注抽象函数的趋势图画法。一定注意时间问题,毕竟我n次月考加质检的感觉就是这些题虽然不能随便放但也不宜浪费过多时间否则一定爆炸,所以效率很重要。
然后绕不开的就是解几了,我是全国三卷考生,虽然这几年解几难度大不如从前,但是解几难度要考高一点的话也不好做,而且个人感觉130左右波动的其实解几才是最关键的部分,解几多则10+12少则5+12,最少有一个处于小题压轴部分,而且大题第二问难度处于够得到但仍然不好稳吃的点,所以这点需要大量练习保持几何感觉保证考试时一眼看出一些能简化转化的几何关系(比如对称性射点,圆周角,中位线)同时啃一些常用二级结论和设点射线简化计算量的技巧(我用的高掌圆锥曲线那本),不过说实话我目前遇到难度大的解几证明也没有办法,毕竟高三时间不能只分给一科,常见类型吃透了其余的视自己时间而定。
然后是三角函数向量杂题的小题压轴,这些题,在高三的话没有时间系统性的去顾了,考一次总结一次然后遇到类似的不会了模糊了立马回顾,立体几何方面记住常用的长方体正方体衍预习其实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我们只面要通读一下课本,把书本上无法自己看懂的部分或者感觉很困难的部分用笔标记下来,课堂上带着问题去听就行了。多数状元不但重视课前预习,甚至喜欢超前预习,也就是在一个学期开始之前,都提前把本学期的课本提前预习一遍,走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前面,当然成绩也比大多数同学更好。生体(补型),然后基本公理搞熟一点要不然不规则的不好想,三角函数方面重点关注公式,同除cos,其他的往往都是配凑技巧了,数列压轴小题能写的先写5-6项看规律,不能的注意同构和配凑,构造次出不来不要急重头来,而且an an+1同时出现还含分式的先乘到两边再配,不容易乱。
练习册方面我是刷完了《高考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的函数和圆曲,圆曲还刷完了一本16年版的黑色53题霸,其他部分一轮复习完了基本没啥问题了,我个人觉得上130的关键还是看解几,解几要是稳定全拿那基本是不可能掉下130的,导数简单的争取一气呵成拿10-12分,难的卡思路了就第二问蹭两分然后全放,不上清北的不需要这几分,上清北的也不是来搞这个点,考试节奏不能乱。而且毕竟三十天了如果其他科不饱和的话其实没必要花大精力在解几和导数的硬骨头上了,我个人目前生物血崩,所以我放弃了学校里的数学培优班(冲刺班),希望题主也视自己情况而定
这个取决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在平时练习中做题的数量。以及对各类型题的分类和解答方式。
并不困难,
至少我觉得还是有待提高。120分的总分我考了80多分,换算成100分也就70分左右,这也叫好?以全国卷高考为准,近几年高考数学总体趋于平稳,难题并不多,中档题较多。
高手就不难,不过高中数学真是可怕,我现在高一就这种感觉
只要认真就不难
一是去向数学成绩好的同学讨教,经常跟他们讨论题目;二是疯狂刷题,然后总结反思;三是多给别的同学讲题。
大半个学期之后,他的数学成绩已经追平的大多数同学了。这时候他开始践行第3个建议:去帮助数学成绩的同学,去给他们讲题。结果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由缺腿学科变成了优势学科。而且直到高考前他都保留着这3个习惯。
高考高效学习方法
1、提前预习效率高。
有经验的老师讲课,不但会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清楚,还会讲解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如果靠我们自己去总结需要花费极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行。实际上学生之间的学习异是从课堂听讲开始的,课堂听讲要变成积极、互动的活动,而用要多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
3、不想遗忘就做好基础题,认真抓住每天的基础点。好好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感觉有复习。
我们都听说过人类大脑的遗忘规律,不管什么知识刚学会以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很快遗忘大部分,所以一定要及时复习,复习的次数越多,不但记忆越牢,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如果没有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一定要想办法养成。
建议当天晚上要把本天所学的及时复习,每周再复习一次,每月再复习一次,每章学完再复习一次。
4、一定要多总结。
平时学习的知识都是零碎的,所以学习一定要学会总结,主要是课堂知识归纳,还有就是对错误的归纳总结。建议每一科都要准备一个笔记本,语文主要整理一些诗词名句、成语俗语、文言实词、虚词、病句类型、作文写法等。数理化等理科可归纳出整个知识结构图,记清楚所学公式。英语可以按照语法分、单词等问题分类,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去整理、归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