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

招生章程 2025-04-05 10:32:02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大学有几个校区

磬苑校区----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邮编:230601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地址)


一、安徽大学有几个校区 安徽大学 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河校区、磬苑校区、史河校区、东校区,龙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磬苑校区地址为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史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史河路8号、东校区地址为合肥市瑶海区临泉路420号。

二、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Anhui University)是“双”建设高校,安徽省与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学校创建于1928年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 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1958年9月16日,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进入“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发展。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6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900余人;入选及省级人才项目30余名,享受和安徽省特殊津贴的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120名。在校生规模约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0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21800余人。

学校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设有26个院(系、部),95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现有1个学科群入选“世界建设学科”,有2个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2个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有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设有4个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中心。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和地方建设输送30余万名毕业生。学校分别与省内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是选拔录用定点高校,为输送了众多专门人才。学校是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和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3所孔子学院,建立海外“中心”7个。

学校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创新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是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教育科研区核心成员单位和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正全面推进“双”建设,努力为现代化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和全面建成做出更大贡献。面向未来, 安徽大学 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跨步前进!

安徽大学目前有四个校区:

1、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 。

2、磬苑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

3、史河路校区:蜀山区史河路8号 。

4、泗州路校区:瑶海区泗州路40号。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双”世界学科建设高校,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共建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据2018年9月学校显示,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扩展资料:

安徽大学的学校文化传统:

1、校徽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

2、校训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

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纪念活动期间,邀请当代佛学家、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参考资料来源: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本科生):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在合肥市乘坐149,128,616路公交车安大新区站下)

安徽大学龙河校区(研究生):合肥市肥西路3号 邮编:230039(在合肥市乘坐公交车到安大北门或者安大西门下车)

江淮学院校区:合肥市史河路8号 邮编:230031 )还有一个安大职业技术学院,暂不考虑

寄信到安徽大学怎么写地址邮编?

磬苑校区----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邮编:230601

一、安徽大学有几个校区 安徽大学 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河校区、磬苑校区、史河校区、东校区,龙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磬苑校区地址为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史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史河路8号、东校区地址为合肥市瑶海区临泉路420号。

二、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Anhui University)是“双”建设高校,安徽省与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学校创建于1928年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 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1958年9月16日,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进入“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发展。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6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900余人;入选及省级人才项目30余名,享受和安徽省特殊津贴的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120名。在校生规模约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0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21800余人。

学校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设有26个院(系、部),95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现有1个学科群入选“世界建设学科”,有2个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2个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有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设有4个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中心。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和地方建设输送30余万名毕业生。学校分别与省内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是选拔录用定点高校,为输送了众多专门人才。学校是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和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3所孔子学院,建立海外“中心”7个。

学校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创新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是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教育科研区核心成员单位和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正全面推进“双”建设,努力为现代化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和全面建成做出更大贡献。面向未来, 安徽大学 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跨步前进!

安徽大学目前有四个校区:

1、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 。

2、磬苑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

3、史河路校区:蜀山区史河路8号 。

4、泗州路校区:瑶海区泗州路40号。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双”世界学科建设高校,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共建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据2018年9月学校显示,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扩展资料:

安徽大学的学校文化传统:

1、校徽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

2、校训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

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纪念活动期间,邀请当代佛学家、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参考资料来源: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本科生):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在合肥市乘坐149,128,616路公交车安大新区站下)

安徽大学龙河校区(研究生):合肥市肥西路3号 邮编:230039(在合肥市乘坐公交车到安大北门或者安大西门下车)

江淮学院校区:合肥市史河路8号 邮编:230031 )还有一个安大职业技术学院,暂不考虑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

邮编 230601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AHU),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学校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是“华文教育基地”和“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与安徽省共建。

安徽大学具置

磬苑校区----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邮编:230601

一、安徽大学有几个校区 安徽大学 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河校区、磬苑校区、史河校区、东校区,龙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磬苑校区地址为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史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史河路8号、东校区地址为合肥市瑶海区临泉路420号。

二、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Anhui University)是“双”建设高校,安徽省与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学校创建于1928年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 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1958年9月16日,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进入“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发展。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6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900余人;入选及省级人才项目30余名,享受和安徽省特殊津贴的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120名。在校生规模约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0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21800余人。

学校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设有26个院(系、部),95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现有1个学科群入选“世界建设学科”,有2个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2个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有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设有4个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中心。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和地方建设输送30余万名毕业生。学校分别与省内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是选拔录用定点高校,为输送了众多专门人才。学校是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和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3所孔子学院,建立海外“中心”7个。

学校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创新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是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教育科研区核心成员单位和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正全面推进“双”建设,努力为现代化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和全面建成做出更大贡献。面向未来, 安徽大学 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跨步前进!

安徽大学目前有四个校区:

1、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 。

2、磬苑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

3、史河路校区:蜀山区史河路8号 。

4、泗州路校区:瑶海区泗州路40号。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双”世界学科建设高校,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共建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据2018年9月学校显示,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扩展资料:

安徽大学的学校文化传统:

1、校徽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

2、校训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

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纪念活动期间,邀请当代佛学家、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参考资料来源: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本科生):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在合肥市乘坐149,128,616路公交车安大新区站下)

安徽大学龙河校区(研究生):合肥市肥西路3号 邮编:230039(在合肥市乘坐公交车到安大北门或者安大西门下车)

江淮学院校区:合肥市史河路8号 邮编:230031 )还有一个安大职业技术学院,暂不考虑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

邮编 230601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AHU),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学校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是“华文教育基地”和“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与安徽省共建。

综述: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合肥市蜀山区九龙路111号。

是首批“世界学科建设高校”,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共建高校,选拔录用定点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2021年1月学校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8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900余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参考资料来源:

安徽大学有几个校区?

磬苑校区----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邮编:230601

一、安徽大学有几个校区 安徽大学 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河校区、磬苑校区、史河校区、东校区,龙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磬苑校区地址为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史河校区地址为合肥市蜀山区史河路8号、东校区地址为合肥市瑶海区临泉路420号。

二、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Anhui University)是“双”建设高校,安徽省与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学校创建于1928年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 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1958年9月16日,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进入“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发展。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6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900余人;入选及省级人才项目30余名,享受和安徽省特殊津贴的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120名。在校生规模约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0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21800余人。

学校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设有26个院(系、部),95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现有1个学科群入选“世界建设学科”,有2个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2个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有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设有4个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中心。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和地方建设输送30余万名毕业生。学校分别与省内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是选拔录用定点高校,为输送了众多专门人才。学校是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和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3所孔子学院,建立海外“中心”7个。

学校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创新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是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教育科研区核心成员单位和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正全面推进“双”建设,努力为现代化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和全面建成做出更大贡献。面向未来, 安徽大学 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跨步前进!

安徽大学目前有四个校区:

1、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 。

2、磬苑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

3、史河路校区:蜀山区史河路8号 。

4、泗州路校区:瑶海区泗州路40号。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双”世界学科建设高校,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共建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据2018年9月学校显示,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扩展资料:

安徽大学的学校文化传统:

1、校徽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

2、校训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

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纪念活动期间,邀请当代佛学家、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