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米为面积单位,梯形的平方米的计算方法则等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梯形怎么算平方_梯形怎么算平方立方米
梯形怎么算平方_梯形怎么算平方立方米
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二,适用于计算所有梯形的面积。
2、中位线乘以高,用于计算所有梯形的面积。
3、对角线乘以对角线,再除以二,用于计算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
梯形平方公式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梯形(trapezoid)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righttrapezoid)。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isoscelestrapezoid)。
平方是一种运算,比如,a的平方表示a×a,简写成a2,也可写成a×a(a的一次方乘a的一次方等于a的2次方),例如4×4=16,8×8=64,平方符号为2。
梯形的面积:
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a”表示梯形的上底,“c”表示梯形的下底,“L”表示梯形的棱长,“h”表示梯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S=(a+c)×h÷2。
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S=L×h。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S=对角线×对角线÷2。
求梯形的面积的例题:
例如:梯形的上底为10米,下底为20米,高为30米,求梯形的面积。
解:因为S=(a+c)×h÷2=(10+20)×30÷2=450(平方米)
等腰梯形的例题:
如图,△ABC中,AB=AC,BD、CE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求证: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解题思路是证ED//BC,BE=CD,由已知条件易证△BCD≌△CBE得到EB=DC,从而AE=AD,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ED//BC。
证明:∵AB=AC
∴∠ABC=∠ACB
∴∠DBC=∠ECB=1/2∠ABC
∴△EBC≌△DCB(A.S.A)
∴BE=CD
∴AB-BE=AC-CD,即AE=AD
∴∠ABC=∠AED
∴ED//BC
又∵EB与DC交于点A,即EB与DC不平行
∴四边形EBCD是梯形,又BE=DC
∴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
正方形面积计算是: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计算是:长×宽=长方形面积;
梯形面积计算是:(上底+下底)×高÷2=梯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计算是:底×高÷2=三角形面积;
圆面积计算是:半径×半径×π(3.14)=圆面积。
计算时,长度单位是米,那么计算结果就是平方米。
梯形平方计算公式为S=1/2(a+b)h,其中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高为h,面积为S;并且梯形平方计算公式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高÷2。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而且梯形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其中,S为梯形的面积,a、b为梯形的上底下底,h为梯形的高。
特例:
1、若已知梯形中位线长度L,则梯形面积公式为S=L.h
2、若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长度分别为a、b,则梯形面积公式为S=1/2ab
概念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应用举例
例题:一座小型拦河坝,横截面的上底是5米,下底是131米,高21米。这座拦河坝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解:根据梯形面积公示
S=(a+b)×h÷2,有
S=(5+131)x21÷2
S=136x21÷2
S=1428平方米
答:这座拦河坝的横截面积是1428平方米。
梯形面积有两种算法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梯形的面积公式2: 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 (l表示中位线长度)
另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扩展资料
直角梯形
定义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right trapezoid)。
图2b直角梯形
图2b直角梯形
性质
1、直角梯形其中1个角是直角。
2、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弱于非直角梯形 。
判定
1、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c)×h÷2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凸四边形(如果两对边皆平行,则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梯形平行的两条边为底边,分别称为上底和下底,其间的距离为高,不平行的两条边为腰。下底与腰的夹角为底角,上底与腰的夹角为顶角。
由梯形两腰的中点连成的线段称为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与上底和下底都平行,长度为上底与下底的长度之和的一半。
扩展资料:
边与角的关系
上下底边平行,因此上下邻角互为补角,度数和为180度。
对角线分割另一条对角线的比相同。
两腰长度相等的梯形称为等腰梯形。它具有如下性质: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同一底上的二内角相等。
3、对角互补,四顶点共圆。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其中,S为梯形的面积,a、b为梯形的上底下底,h为梯形的高。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
扩展资料
梯形周长公式
梯形周长=上底+下底+二个腰长
用字母表示:
a、b是上底和下底,c、d是两腰,用C表示周长
C=a+b+c+d
图形性质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边与角的关系
上下底边平行,因此上下邻角互为补角,度数和为180度。
对角线分割另一条对角线的比相同。
等腰梯形
两腰长度相等的梯形称为等腰梯形。它具有如下性质:
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二内角相等。
对角互补,四顶点共圆。
依据以上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可以通过以下命题: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同一底上的二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c)×h÷2。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公式中a,c分别为梯形上下底,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的面积。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高÷2
扩展资料:
梯形的性质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判定: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有二个。
一、S=(a+b)xh÷2
二、S=mh
(其中的S表示梯形的面积,a、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m表示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h-a。
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字母公式:(A+B)乘H除2
梯形公式
(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
拓展资料梯形的定义
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与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类似。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①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②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判定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②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梯形面积有两种算法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梯形的面积公式2: 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 (l表示中位线长度)
另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直角梯形
定义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right trapezoid)。
性质
1、直角梯形其中1个角是直角。
2、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弱于非直角梯形 。
判定
1、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其实是从通过切割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
就是将下底多的部分切成一个三角形拼在上底,这样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所以是用上底加上下底的和,再乘以高,除以2,就可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