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在赤壁爆发,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传奇。时隔多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来到赤壁凭吊,写下了传世名作《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其深沉的怀古情怀。
赤壁悲歌:苏轼的怀古情怀
对于苏轼来说,赤壁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古迹,更是一个承载着英雄气概和悲凉之意的符号。当他登上赤壁,抚今追昔,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千多年前的壮丽画卷:曹操雄兵百万,意气风发;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物是人非,当年的英雄早已化作烟云。
面对此情此景,苏轼不禁感慨万千。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数语,勾勒出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神勇形象。然而,英雄虽有盖世之才,最终却难逃命运的捉弄,化作江水东流的滚滚波涛。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进一步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悲情之感。他写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将人生比作一场过眼云烟的梦境,嗟叹英雄豪杰的功名利禄,最终都只能付诸东流。
除了对英雄的感怀,苏轼在赤壁还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渺小感。他在《赤壁赋》中写道:“吾与子之所共适者,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雨、雷、电、阴阳、四时、寒暑,非天、地之大,不能容此;非阴阳之调,不能成此。”面对浩瀚无垠的自然,苏轼深刻地认识到人世间的渺小,感叹时光的飞逝和个人的有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