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主要学习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投影原理、视图、剖视、剖面、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还要学习学习基本电子器件和.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等内容。
电子专业主要学什么 大学电子专业主要学什么
电子专业主要学什么 大学电子专业主要学什么
雷达对抗原理!!!!!
这个可能也要看学校,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教学安排。软硬件相关知识都会涉及。通识类的主要有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思修、史纲、毛概、马原、体育;偏软件方面的主要有C语言、计算机技术基础、C++、MATLAB语言、verilog;偏硬件方面的主要有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通信原理、拉扎维的模集、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半导体器件基础、半导体工艺学、还有射频、高频等,除了前面几个必修,大多是选修,不过虽然标着选修,但是根据学校的安排基本都要学。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建议大一大二将学科基础课程学好,将基础打牢,上课听不懂的,课后可以去b站上找课听。打好基础,对之后的学习、考研、工作,都有帮助。很多时候模电、数电,电路书还总要拿出来看看,重新学一学。
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主要课程有计算机作及应用、电工原理、电子技术、逻辑设计、微机原理、高频电路、电子线路CAD、电子线路设计与工艺、PCB设计与制作、工业电视、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PLC、计算机网络技术、家电维修技术、通信原理、机械制图等。电子电工(大专及本科叫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或电气自动化)。
电子技术学习注意事项
电子技术博大精深,电子产品五花八门,要想真正弄懂弄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由于各种电路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快速掌握这门技术,就得多思考、勤动手。
在制作成功简易电路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借助电烙铁、万用表等维修测量工具,多修一些日常家电,多制作一些功能复杂电路,尽可能扩大接触面,维修时多思考,多向行家里手请教,不断积累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
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微机系统与接口、电磁场理论、固体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现代光学基础、信息电子技术中的场与波、光电子物理基础、电子器件、VLSI设计基础、显示技术、光电子技术、微波毫米波电子学、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概论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根据前面对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内需。
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随着需求会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
电子技术专业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一)、高等数学(工专)、线性代数、电子测量、电工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数字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视原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法学概论。
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一部分考入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一部分去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他在就业。
扩展资料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得很快,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伦由实验得出电荷的库仑定律。
1895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定了电子存在。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J.J.Thompson)用试验找出了电子。1904年,英国人J.A.Fleming 发明了简单的二极管(diode或 valve),用于检测微弱的电信号。
1906年,L.D.Forest 在二极管中安上了第三个电极(栅极,grid)发明了具有放大作用的三极管,这是电子学早期历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发明晶体管。1958年集成电路的个样品见诸于世。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应用,标志着电子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码:0807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 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 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微电子、光电子、物理电子、电 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在电子 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与系统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 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 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 理念;
2.掌握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方 法及测试技术;
4.具有固体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 本实验能力;
5.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电子信息产业政策 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 方法;
6.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具备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 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初步具有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
专业基础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固态电子 学物理基础(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内容)。
专业方向核心知识领域:
1.微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
2.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器件;
3.电介质物理、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
4.物理电子学、电子光学、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
5.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射频/微波电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子学基础课组(96学时)、数字电路基础课组(96学时)、计算机基础课组(96学 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量子与统计(64学时)、固体物理基础(48学时)、电动力学(48学 时)、激光原理(48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固态电子与光电子(48学时)。
示例二: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 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6学时)、量子力学(46学时); 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固体物理(46学时)、半导体物理(46学时)、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80 学时)、电子材料(46学时)、固态电子器件(76学时)、光电子技术(46学时)、激光原理与技术 (46学时)、电介质物理(46学时)、电子元器件(54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64学时)、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64学时)、量子物理(64学时)、电磁场理论(32学时)、激光原理(48学时)、固体电子导 论(64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光电子学(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半导体基础实验以及专业方向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微机系统与接口》、《电磁场理论》、《固体物理基础》、《模拟电路基础》、《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学》、《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DSP技术》、《显示技术》、《光电子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自动化、智能电子、微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印制电路技术与工艺、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电子类企业:电子技术、电子工程、通信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研制、测控仪器软硬件设计、电子系统的设计; IT类企业:软件工程、硬件工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公司、通信公司从事计算机、IT行业的工作。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电子专业主要学习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投影原理、视图、剖视、剖面、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还要学习学习基本电子器件和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等内容。 电子专业是一门模拟电子软件、软件应用、开发等程序控制的学科。电子专业分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电子专业培养具备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电子领域和部门生产线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质量检测、生产管理、智能电子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支持技能应用型人才。 电子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电子企业、电子公司和事业单位从事数控设备或仪表、家电控制系统、智能玩具、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环境等产品的生产检测、维修、调试、生产管理和销售工作。
电子专业是一门模拟电子软件、软件应用、开发等程序控制的学科。
电子专业分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一般专业课需要学习: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内线与电气安全、电子测量、电机与电气控制、 电工识图、 电子设计自动化、网页制作与设计。
电子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行业: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制造、光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制造、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光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激光器与激光应用、光伏新能源、显示器制造、传感网络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等电子信息及其相关行业。
从事技术领域和产品服务:电子、光电子、平板显示和传感网络系统的设计、制造、检测、运行、维护和管理。
就业单位:面向大、中、小型电子信息类企业和公司、电子和光电子产品营销类公司等。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电子专业是一门模拟电子软件、软件应用、开发等程序控制的学科。电子专业分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以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个性教育为基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各项工作,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有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中级技术工人。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持的产业。无锡市“十一五”规划指出:通过五年努力,使得电子信息产业由我们四大支柱产业中第四位发展成为大支柱产业。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年来,依托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了一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但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