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提职工薪酬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内容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内容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内容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 会计需要计提的科目有哪些内容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3、有递延费用要进行摊销
4、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
5、待摊费用进行摊销
6、要入当期成本的末能按时支付的费用
还有税费。
累计折旧,待摊费用,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等等
需要结转的会计科目有:期间费用,制造费用,生成成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本年利润等
工资计提,所得税计提,盈余公积计提,利息计提等等,制造费用结转,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其他业务收入结转,本年利润结转,所得税结转,盈余公积结转,利润分配结转等等
通常需要计提的,比如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比如工资和劳动保险,住房公积金什么的应交税费科目,比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等,当然个人所得税和是不需要计提的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按照重分类后的辅助项余额的6%计提(我们是按照这个比例的)存货跌价准备
应交税金及附加,所得税也要计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实行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一笔费用,属于受益期间的,与实际支付是否无关的时候需要计提。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费过程。
结转的科目,一般是过渡科目,包括计入成本的费用,和当期损益生产成本科目也是一个过渡科目,是用来核算产品成本的,所以当有产品完工时,就需要结转成本。一般计提和结转科目,都在月末,根据一个月的业务情况来分别计提和结转的。
扩展资料: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即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
一般来说需要计提工资、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折旧、银行利息、各项税费以及根据企业情况需要计提的费用。
计提,是按权责发生制要求,属于本期的费用,但是尚未支付或不需支付,需要预提。
如:计提折旧费,计提工资、计提当月不支付的利息等。
扩展资料:计提时机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
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即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
一般来说需要计提工资、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折旧、银行利息、各项税费以及根据企业情况需要计提的费用。
摊销也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摊销,一般有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等等。
工业会计结转的一般有结转,将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转入产成品、结转本年利润方,损益类所有科目转平一般无余额。
计提,是按权责发生制要求,属于本期的费用,但是尚未支付或不需支付,需要预提。如:计提折旧费,计提工资(本月不支付,下月支付)、计提当月不支付的利息等
这个是考虑到实际成本发生的原则,比如银行借款利息。这个一般是半年或者一年结一次利息的。但是这个费用的产生是每月产生的,不能说全部放在某一个月的费用中,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这个就牵扯到计提的问题。再说一个。比如工资。公司一般都是这个月的工资下个月才发送的,这个肯定是说不能直接就支付时才补入当月的费用吧。这个也是需要当月计提工资,下月支付。
计提 比如说 你们公司买材料 需要货运公司帮你们托运 你们是一个季度结一次款但是前面的每个月 你都要计提本月发生的款项
1、计提职工薪酬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3、有递延费用要进行摊销
4、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
5、待摊费用进行摊销
6、要入当期成本的末能按时支付的费用
月末要计提哪些科目,有会计分录
1、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 贷:累计折旧2、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工资3、计提养老保险费,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 贷:其他应付款4、计提住房公积金,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 贷:其他应付款5、计提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目前,费不用计提了据实列支,但不能超过工资总额的14%。你在行业其他需计提的费用
新会计准则下月末需要计提哪些会计科目
月末会计一般的结转分录:
1,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
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4,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结转损益(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损益(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管理费用
贷:营业费用
贷:财务费用等等
另外,涉及到交纳税金的,另外做会计分录.
月末结转月末哪些科目要结转,怎么结转
月末一般要结转哪些科目
一、月末结转分录:
1、收入的结转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间费用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3、成本、支出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4、税金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所得税
二、年末结转分录
1、利润亏损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利润盈利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月末会计的结转分录
一、计提职工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
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费 ;
借:管理费用--费
贷:应付费
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五、结转各种收入
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
贷:主营业务成本
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3、结转销售费用
借:本年利润 .
贷:销售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提取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3、上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
都有哪些科目需要计提?如何计提?
计提下月的工资: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工资 计提月折旧: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月折旧比如折旧年限定为5年,即60个月,固定资产残值率基本为固定资产原值的5%本月折旧为=(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残值额)/60每个固定资产分开算出,然后合计就是你当月要提的折旧例:有固定资产:空调一台7200元,定5年折旧;电脑2台,总共18000元,定5年折旧;空调月折旧=7200(1-5%)/60=1142强电脑月折旧=18000(1-5%)/60=285故本月提折旧114+285=399 还有提待摊费:借:管理费用-长期待摊费贷:长期待摊费
月末那些会计科目需要本月合计?
严格来讲,当月有发生的科目及明细科目,都应当核算“本月合计”。但在实际业务中,不同人有不同人的习惯,有些人只有费用科目的明细帐进行“本月合计”。
会计月末那些科目要结转?
月末一般要结转哪些科目
一、月末结转分录:
1、收入的结转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间费用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3、成本、支出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4、税金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所得税
二、年末结转分录
1、利润亏损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利润盈利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月末会计的结转分录
一、计提职工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
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费 ;
借:管理费用--费
贷:应付费
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五、结转各种收入
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
贷:主营业务成本
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3、结转销售费用
借:本年利润 .
贷:销售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提取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3、上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
请问会计每月初和月末都需要计提什么项目,分录怎么做的?
要做工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房租计提、利息计提等
月末需要计提、结转的科目有哪些?
月末需计提的有税金,折旧.结转的科目有收入,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做账时哪些会计科目需要计提,哪些科目需要结转
工资计提,所得税计提,盈余公积计提,利息计提等等,制造费用结转,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其他业务收入结转,本年利润结转,所得税结转,盈余公积结转,利润分配结转等等
月末要计提哪些分录?
1、月末,还要提取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2、城建税:
(1)应交城建税=城建税税率
(2)城建税税率: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 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3、教育费附加
应互教育费附加=3%
4、会计分录
(1)月末提取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2)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上交时
借:应交税金--
借:应交税金--城建税
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等
一、、税金及附加、预缴企业所得税需要计提。税金在月末时计提。按照权责发生制,凡在本期发生应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支付或未付的货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在录入。
本月的税费一般都是在下月缴纳,但这些税费应由本月承担,计提后就计入了本期费用中。计提是因为是需要计算的,计算出税金后,结转至相应的科目。
1、一般纳税人计提
借:应交税费—应交(转出未交)
贷:应交税费—未交
2、计提附加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3、计提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二、月末时结转,这些科目需要结转至本年利润贷方: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这些科目需要结转至本年利润借方: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扩展资料:
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骤:
一、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补)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三、结转投资收益
净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的: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
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年利润
1、计提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2、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如果有提前预付或者以后累积支付的各种款项,例如房租等,需要在受益期分摊或计提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账款
4、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扩展资料通俗的讲,就是把尚未发生但将要发生的支出计算出来列入费用,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
计提也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费过程,计入应付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所以,计提是会计实务基本作,任何企事业单位都需要执行的会计程序。
计提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计提时机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