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导数解题技巧如下: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各种题型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各种题型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各种题型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解题技巧
(1)利用导数研究切线问题
解题思路:关键是要有切点横坐标,以及利用三句话来列式。具体来说,题目必须出现切点横坐标,如果没有切点坐标,必须自设切点坐标。然后,利用三句话来列式:①切点在切线上;②切点在曲线上;③斜率等于导数。用这三句话,百分之百可以解答全部切线问题。
另外,二次函数的切线问题,则可不需要用这三句话来解答,可以直接联立切线和曲线的方程组,令判别式等于0。
(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解题思路:求定义域——求导——讨论参数,判断单调性。
首先,务必要先求定义域,以免单调区间落在定义域之外;其次,求导务必要仔细,要检查,否则求导错误,后面全军覆没;,带参数的函数,务必要谈论参数,根据参数来判断单调性和求单调区间。
(3)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和最值
解题思路:求定义域——求导——讨论参数,判断单调性——求极值——求最值
前面跟(2)的解题思路一样,后面衔接下去,就是求极值和求最值了。要想求极值,必须先判断单调性。而求最值,则需要依据单调性、极值和端点值来判断。
(4)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
解题思路:求定义域——求导——讨论参数,判断单调性——求极值——求最值——解不等式
从这个解题思路可以看得出,导数不等式的本质是最值问题。因此,导数不等式,就是必须先求最值。利用导数不等式,是超级难点,也是高考导数大题的第2小问常考的考点。大家要紧紧抓住“导数不等式就是最值问题”这句话,循序渐进地思考解题,多训练,必能完成此类题的攻克和解题。
必高考后面的解答题基本是:三角函数一道,概率一道,立体几何一道,函数一道,数列一道,解析几何一道,各地年年如此做题:
1三角函数或数列(必修4,必修5)
2立体几何(必修2)
4解析几何(选修2-1)
选做题:
1平面几何证明(选修4-1)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
3不等式(选修4-5)
纯手打,准确无误,全面无现在离高考已不远了,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的复习阶段考生应该抓住宝贵的时间,在最短时间内程度提高学习效率,那我们就不能做大量重复的无用功,因此我们要学会选题,那就需要我们抓住一些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充分挖掘。具体的就是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总结解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典型问题的引申变化,促进知识的串联和方法的升华。那么到底什么是典型例题呢?那就是高考真题,特别是近三年以来高考真题中的解答题(重点做前5道)比,脉络分明。一 定 要 采 纳 哦!!!
高考数学试卷满分为150分,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类题型组成,试题难度从易到难。
一般选择题和填空题后两个属于综合题目,相对会较难。解答题大题一般以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为命题背景,并结合函数、方程、数列、不等式、导数、平面向量等知识,考查求轨迹方程问题,探求有关曲线性质,求参数范围,求最值与定值,探求存在性等问题.。
2018年高考即将来临,高考数学作为高考考试中的一个大科目,也是难道众人的一项科目。下文是我整理的2018高中数学经典大题150道,仅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2、凹凸性2018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
一、突破求分段函数中的求参数问题。
已知实数a≠0,函数
若f(1-a)=f(1+a),则a的值为______.
解析:
首先讨论1-a,1+a与1的关系,当a<0时,1-a>1,1+a<1,所以f(1-a)=-(1-a)-2a=-1-a;f(1+a)=2(1+a)+a=3a+2.
因为f(1-a)=f(1+a),所以-1-a=3a+2,即a=-3/4.
当a>0时,1-a<1,1+a>1,所以f(1-a)=2(1-a)+a=2-a;f(1+a)=-(1+a)-2a=-3a-1.
因为f(1-a)=f(1+a),所以2-a=-3a-1,所以a=-3/2(舍去).
综上,满足条件的a=-3/4
【】 -3/4
揭示方法:
分段函数求值的关键在于判断所给自变量的取值是否符合所给分段函数中的哪一段定义区间,要不明确则要分类讨论.
二、突破函数解析式求法的方法
(2)已知f(2/x+1)=lgx,求f(x)的解析式;
(3)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x+1)-2f(x-1)=2x+17,求f(x)的解析式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4)已知f(x)满足2f(x)+f(1/x)=3x,求f(x)的解析式.
解析:
(1)令x+x/1=t,则t?2;=x?2;+1/x?2;+2≥4.
∴t≥2或∴f(t)=t?2;-2,即f(x)=x?2;-2(x≥2或x≤-2).
(2)令2/x+1=t,由于x>0,
∴t>1且x=2/(t-1),
∴f(t)=lg{2/(t-1)},即f(x)=lg{2/(x-1)}(x>1).
(3)设f(x)=kx+b,
∴3f(x+1)-2f(x-1)
=3[k(x+1)+b]-2[k(x-1)+b]
=kx+5k+b=2x+17.
t≤-2且x?2;+1/(x?2;)=t?2;-2,
揭示方法: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1)凑配法,由已知条件f(g(x))=F(x),可将F(x)改写成关于g(x)的表达式,然后以x替代g(x),得到f(x)的解析式;
(2)特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
(3)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g(x))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4)方程思想:已知关于f(x)与f(1/x)或f(-x)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x)。
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方程组)或不等式模型(方程、不等式等)去解决问题。利用转化思想我们还可进行函数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
二:数形结合思想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我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三: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用这种思想解选择题有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一个命题在普遍意义上成立时,在其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直接确定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不仅如此,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观题的求解策略,也同样精彩。
四:极限思想解题步骤
五:分类讨论
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建议你将这两块的知识的各大市的试卷上的问题做一个专题的整理,把题目摘抄下来先逐一解决,然后再对比归纳出方法和一些经验!这样可以对两块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圆锥曲线中的焦点问题定义解题的意识是否形成
建议同学在做几何时,用坐标法,思维简单,但要头脑清晰,提高运算速度就能很快算出来
函数与导数一 2高中数学解题中导数的妙用二问一般比较简单,不要纠结于一个题目。平时多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技巧,做题时想的就广泛一些,具体还要靠自己。
平常时做练习的时候就要养成先自己做一遍,然后再去校对,校对完又自己再重新做一遍,一来加深记忆,二来规范自己的答题模式,再有,自己要多练多点总结才能将四、概率问题一般性的答题解题规律熟悉,考起试来就轻松好多
解析几何对于过焦点的线段问题可以用极坐标法,即用第二定义,即用该线段与坐标轴夹角做参量。其他的基本套路,如点法要熟悉。比较天星的试题调研,里边有关于各知识模块的方法归纳。 话说有的省的数学解几就是很难。 做卷子并不一定要非把所有题做出来。一般情况下,能有130多也就比较好了。
高考导数考什么如下:
第二,要尝试着去掌握一些新的定理和法则。在高一高二的时候,老师可能会说这个公式不是大纲要求的,所以不必掌握。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当时所有的知识都是新的,你在面对过多新知识的时候,很难消化和掌握。但是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的基础上,在去适当的结合自己的能力去了解一些考纲之外的,就更容易掌握了。比如洛必达法则,高中虽然不讲,但是在答大题的时候用起来很方便的一个法则。如果你掌握了,你就会比别人做的更好更快更准确。1、导数的实质:
导数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是实数的话,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
导数的本质是通过极限的概念对函数进行局部的线性逼近。例如在运动学中,物体的位移对于时间的导数就是物体的瞬时速度。
2、几何意义:
函数y=f(x)在x0点的导数f'(x0)的几何意义:表示函数曲线在点P0(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是该函数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
3、作用:
导数与物理,几何,代数关系密切:在几何中可求切线;在代数中可求瞬时变化率;在物理中可求速度、加速度。
扩展资料:
一、导数的计算
计算已知函数的导函数可以按照导数的定义运用变化比值的极限来计算。在实际计算中,大部分常见的解析函数都可以看作是一些简单的函数的和、、积、商或相互复合的结果。只要知道了这些简单函数的导函数,那么根据导数的求导法则,就可以推算出较为复杂的函数的导函数。
二、导数与函数的性质
1、单调3. 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性
(1)若导数大于零,则单调递增;若导数小于零,则单调递减;导数等于零为函数驻点,不一定为极值点。需代入驻点左右两边的数值求导数正负判断单调性。
(2)若已知函数为递增函数,则导数大于等于零;若已知函数为递减函数,则导数小于等于零。
可导函数的凹凸性与其导数的单调性有关。如果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单调递增,那么这个区间上函数是向下凹的,反之则是向上凸的。
如果二阶导函数存在,也可以用它的正负性判断,如果在某个区间上恒大于零,则这个区间上函数是向下凹的,反之这个区间上函数是向上凸的。曲线的凹凸分界点称为曲线的拐点。
对于高考数学中的导数部分,也是比较难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导数的知识点解题技巧。
(1)函数与导数:在这个版块重点考查,二次函数,高次函数,分式函数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考生尤其要重视分式函数和指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和值域的求解方法。同时考生应重视函数与数列、函数与不等式的结合,灵活掌握处理这类综合题的方法和技巧,抓住典型例题,以不变应万变。-数学导数高考考查范围: 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掌握两个函数和、、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
3、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值和最小值。
1).切线问题。
3).函数零点(方程的根)的个数和分布问题。
5).与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
2.常规步骤:
1)求导数并变形,写出定义域。
变形的方法:
①.整式:因式分解或配方。
②.分式:通分母,并因式分解。
③.指数式:提取公因式。
④根式:分子有理化四、导数的综合运用
2)解方程 , 判断导数的正负
判断导数正负的方法:
3)列表由导函数的正负确认原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最值
4)画函数草图解决问题。
导数知识在函数解题中的妙用 函数知识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极值、图像、奇偶性、单调性等方面的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就是极值的计算和单调性的分析,按照普通的解题过程是通过图像来分析,可是对于较难的函数来说,制作图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容易出错,而在函数解题中应用导数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再如,将上面的题目加上第二问:已知a为3,求函数f(x)=x3+3x2+9x+a的极值。教师在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时,应学生观察,再次利用导数的概念,根据上一个问题中判断出的单调性求出极值,这个过程中导函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也能在应用中让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从主干知识所占比重来看,新高考数学试卷与原来保持一致,主干知识的考察在导数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极限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df(x0)/dx。60分,占整个填选题的75%,这也启示我们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稳定性与重要性,在以后的备考中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021年“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
大题,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部分选对得3分,有选错得0分,共20分;
第三大题,填空题4).不等式恒成立、存在性、不等式证明问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四大题,解答题,共6小题,均为必考题,涉及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三角函数,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每小题12分,共60分。
怎么学好数学
数学是个费时费力的学科,无论文理,但凡数学好的同学很稳定的同学,他的数学相关时间基本符合一天时间的40-50%,所以如果数学想要冲击140,那么至少要保证40%的时间要花在数学上,如果你其他部分是很偏科的,那么就没有时间花在数学上,就不要做数学140的梦了
对于那些压轴题12、16、20、21来讲,首先不能怂,就全国卷目前 命题趋势来看,16题偏于简单,12题难度在增大,所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先适度钻研16题,12题没时间没思路可以懵,毕竟是选择题,还是有概率蒙对的。
20题圆锥曲线类型考的不是难度,而是你是否认真。其实圆锥曲线并不难,该理解的关键点和题型搞清楚了它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这个地方题目去刷真题即可。(所有的好题都值得做三遍,什么是好题,你既然110以上了,应该有这个基本判断。)遍做正常做,做完对;第二遍隔天或者隔两天做效果,重新快速把昨天的好的题目过一遍,要针对关键步骤进行梳理,第二遍的想法和遍的想法有什么区别,距在哪里,可以丰富思路,改变思考习惯,对于压力很大的考场有很大帮助。第三遍是7天以后,时隔7天,豁然开朗,不信你试试。好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拿到题目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短时间内想出来这个题目怎么解,而是想起来类似很明朗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去做题,然后一步步套进去,演算,就得出结果了。
导数高考大题解题技巧如下:
解题过程中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若题目有两问,第1问想不出来,可把第1问当作“已知”,先做第2问,跳一步解答。
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如果你一时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参变量退到常量,从较强的结论退学会审题,才会解题到较弱的结论。
总之,需要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上面去,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数学的第三,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总结。比如说画图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等。这个作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就是在你每次做完题要注意看解析,看他是怎么分析试题的;老师讲课的时候是怎么讲解和归类的;甚至可以多问一下身边的同学是怎么做这道题的,来寻求一题多解,多思路,看有没有比你的方法更好的方法。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仅省时更省力。意义
其中互联网、计算机核心算法、图像处理、语音识别、云计算、人工智能、3G等IT业主要研发领域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所以信息产业可能是雇用数学家最多的产业之一。
道大题一般是三角函数
第二道一般是立体几何(可用立体向量求解)
第四道一般是数列;
第五道一般是圆锥曲线;
一道一般是导数与不等式。
个别情况下第四道与一道的内容可互换。
三导数与物理,几何,代数关系密切:在几何中可求切线;在代数中可求瞬时变化率;在物理中可求速度、加速度。学好导数至关重要,一起来学习 高二数学 导数的定义知识点归纳吧!角函数
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成绩概率、统计
数列
圆、曲线等,如双曲线
导数等
这得看你是在什么地方参加高考了。江苏一般两题都是综合题双曲线与函数、平几等等结合,可结合东西太多了,看出题者程度。压轴题要么是抽象函数题要么是复杂数列。
解题技巧
第三道一般是概率、统计;一、三角函数题
立体几何(可以建立坐标系,用向量求解)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等比)数列时,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公比)的等(等比)数列;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和所求包含的基本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
3.记准均值、方、标准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
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
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
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五、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六、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
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
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4分。
解题思想
1.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模型去解决问题。同学们在解题时可利用转化思想进行函数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
2.数形结合思想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3.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用这种思想解选择题有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一个命题在普遍意义上成立时,在其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一点,同学们可以直接确定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不仅如此,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观题的求解策略,也同样有用。
4.极限思想解题步骤
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二、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三、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则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5.分类讨论思想
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建议同学们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高考导数考什么?
3.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高考导数题主要是考查与函数的综合,考查不等式、导数的应用等知识,难度属于中等难度。
函数与导数都有什么题型呢?
①应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或判定函数的单调性;
②应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③应用导数解决有关不等式问题。
导数的解题技巧还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思路为
①确定函数f(x)的定义域(最容易忽略的,请牢记);
②求方程f′(x)=0的解,这些解和f(x)的间断点把定义 域分成若干区间;
③研究各小区间上f′(x)的符号,f′(x)>0时,该区间为增区间,反之则为减区间。
从这两步开始有分类讨论,函数的最值可能会出现极值点处或者端点处,多项式求导一般结合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根据题目会有一定的变化,那接下来具体总结一些做题技巧。
技巧+例题拆解
1. 若题目考察的是导数的概念,则主要考察的是对导数在一点处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注意区分导数与△y/△x之间的区别。
2. 若题目考察的是曲线的切线,分为两种情况:
(1)关于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求曲线y=f(x)在某一点P(x,y)的切线,即求出函数y=f(x)在P点的导数就是曲线在该点的切线的斜率.
(2)关于两曲线的公切线 ,若一直线同时与两曲线相切,则称该直线为两曲线的公切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