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佛山,它是人们非常看好的一座城市,所处广东的中部,与还有二城相邻,东部则是紧靠广州,如此优越的位置使得这里成为了珠三角中的交通枢纽以及经贸中心,除此之外,佛山还是最要的制造地基,去年,佛山的GDP超过了9500亿元,省内排名仅次于广州,是省内的,经济三哥为什么说佛山有很大的希望能够竞争广东的第三大城市呢,因为除了强劲的GDP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它距离广州非常的近,大家都知道广州是一座大城市,无论是在科技,商贸以及航运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这自然也能辐射到邻居佛山,推动这里的GDP发展,提高其综合实力
浦东新区gdp_浦东新区Gdp
浦东新区gdp_浦东新区Gdp
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城市发展越来越繁荣昌盛,尤其广东的沿海城市,发展的速一、浦东开发开放及自身产业演变轨迹度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从上海二产发展的情况看,处于调整期的上海工业,十年“关、停、并、转”的破产1028家,下岗分流150万人次,传统工业如纺织、轻工、有色工业等生产下降,而同期上海工业十年却平均每年增长14.5%。从一个平房区到高楼大厦
整体来看,浦东新区的GDP体量且人均GDP与近年GDP增速均在各区平均水平之上,黄浦区的人均GDP,但是近年GDP增速较慢。嘉定区、奉贤区、松江区与宝安区人均GDP较低,但近年来发展较快,GDP增速均在各区平均水平之上。
国内生01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如图。心指标,是衡量一个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等表现形态。
2010年度上海各区据介绍,15年来,浦东全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35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365亿元,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以浦东机场、外高桥港区、上海信息港为核心的功能性、枢纽型重大工程,以及5条跨江大桥、6条越江隧道的建成,使浦东初步形成了融入上海、面向世界、辐射长三角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2004年,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943万标箱,浦东机场货物运输量达188万吨(位居全球第十),分别占到全市的8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如下:
区 GDP 户籍 人均GDP
浦东新区 3100 177 25643美元
徐汇区 1136.3 8 692美元
黄浦区 1014 62 23940美元
杨浦区 1012.5 108 13726美元
闵行区 920 75 17960美元
虹口区 897 79 16627 美元
长宁区 735.6 61 17657美元
普陀区 689.3 85 11872美元
宝山区 1264 85 21773美元
静安区 556.6 32 25467美元
卢湾区 514.4 33 22823美元
文|凯风
上海、深圳,改革开放的。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要设市的传闻越来越离谱。
有说 浦东要脱离设市,有说浦东要成立新的经济特区,还有说浦东要成立新的直辖市 ……传闻有多夸张,就有多荒谬。
这和去年深圳炒作成立3、南京江北新区直辖市的别无二致。虽然谣言终究是谣言,但能带动股价的迅速上涨和房价的蠢蠢欲动。
作为上海经济重镇,浦东新区30多年来的发展成绩极其亮眼,足以和深圳共同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载入史册。
随着深圳先行区获批,承担起新一轮改革的重任;具有同等重要性的上海浦东新区,在新时代自然也会被委以重任。
事实上,早在2020年浦东新区30之际,高层就已透露,正在制定《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 主义现代化建设区 的意见》,将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今年年初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
可见,浦东新区的利好当属“现代化建设区”,而非设市之类的传闻。
02
浦东新区有多重要?
浦东是经济发达的城区。 2020年,浦东新区GDP突破1.3万亿元,超过80%以上的二线城市,一区堪当一城。
浦东以全市1/5的土地面积,1/4的常住人口,创造了上海1/3的经济总量、4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的金融业增加值和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浦东不 金融中心 的强支撑,陆家嘴天下闻名;而且还有首屈一指的 自贸区 ,内地个自贸区厚积薄发,而临港新片区更是承担了 探索 “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的重任。
更关键的是,浦东还将以张江、临港为中心,打造华东地区的高新产业集群。
许多人以为上海只是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却忽略了上海还是我国首屈一指的 工业城市 ,拥有 集成电路、生物、大飞机 等先进产业集群。
此前,浦东曾提出将重点打造“六大硬核产业”:
这正是上海高新产业的代表。
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布先进制造集群“队”名单, 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上海市张江生物集群上榜 ,而集成电路、生物的产业集聚地都在浦东。
以集成电路来看,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71.33亿元,同比增长21.37%,占全国比重超过1/5。
目前,已有700多家集成电路重点企业落户上海, 就云集了 中芯、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中微公司、紫光展锐、上海硅产业、上海微电子、盛美半导体 等龙头企业,以英特尔、高通、英飞凌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形成了明显的集群效应。
03
我国有没有可能新设直辖市或经济特区?
先说直辖市。虽说深圳直辖的传闻不绝于耳,而也已多次辟谣,当仍挡不住一些人借此进行炒作。
事实上,深圳直辖概率可谓微乎其微。
因为这不只是深圳一地的问题,不仅仅关乎深圳及周边地区,更事关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经济整体性以及经济部署。
从广东来看,深圳本身体量太小,土地资源不足,仅仅是深圳市升格为直辖市意义不大。若要直辖,只能将东莞惠州等地一并合并入直辖范围,一旦如此,珠三角经济圈就十去其半,显然不现实。
从全国行政区划来看,全国已有四大直辖市。上海乃是地位使然,天津则与北方经济中心的 历史 地位有关,重庆与三峡工程相关。从目前的政经局势来看,我国似乎并无增加直辖市的充分理由。
深圳可能性极低,作为上海一部分的浦东可能性更低。
04
至于经济经济特区, 浦东并不需要“经济特区”这个名分。
1980年代, 我国一共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 。除了与深圳同批设立经济特区的珠海、汕头、厦门之外,还有1988年设立的海南经济特区。
当时设立经济特区,是在特殊的政经环境下,赋予这些地区以敢为人先的 探索 重任。如今40多年过去,深圳可谓一飞冲天,但有些特区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可见, 特区之特,并非是给了特别政策或财政补贴,而是先行先试的 探索 权,需要趟地雷阵,需要直面各种矛盾和冲突 ,深圳2019年再次被赋予 主义先行区,意义就在于此。
浦东也是如此。
1990年,浦东新区设立之时,为何叫“新区”而非“特区”?
所以, 浦东无论是作为新区,还是未来的 主义区,其本身的地位和特色都是的,并不需要特区这个名头进行加持。
未来,浦东要“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 主义现代化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
这是更高的定位,也是更高的要求。
相信即便是对上海了解不多的人,也听说过“浦东”这个名字。事实上,近年来上海的开发开放正是从浦东的开发开放开始的,可以说一个浦东盘活了整个上海,浦东开发带来的是整个上海的复兴。
浦东以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代表的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快速增长;金桥现代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和支柱工业形成规模,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经济初具特色,外高桥保税区加工贸易功能开始凸现。10月13日,我市政代表团来到浦东新区学习考察。在疾驶的车里,就能感受到浦东发展浪潮扑面而来:你看,有着100米宽和5000米长的世纪大道,恢宏气势令人叹为观止;而要想一窥东方明珠电视塔或者比邻而居的金茂大厦的全貌,也必须抬头仰望才得见……
浦东负责人的介绍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印象,他说,15年来,浦东新区汇集金融机构170多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00亿。目前,浦东新区分为四大功能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新区的GDP已经从19年的60亿增长到2004年的1790亿,年均增长19%。“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说实在的,随同市政代表团在浦东参观学习时,总觉得这学习合作的“抓手”很难找,且不说,整体发展难望项背,就是一个项目动辄投资几十亿、上百亿的实力,也只能让人望洋兴叹。而这天下午,市政代表团与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进行座谈,座谈中,上海市经委副主任乐景鹏的一番话则解开了记者的这个“疙瘩”。
乐景鹏说,作为长三角的领军城市——上海发展迅猛,但这两年发展速度趋缓,我们把这看作游泳时换气的过程。游泳换气,如果换得好下半程还会保持良好的速度,如果换不好,后面速度就要受影响,进而影响全程的速度。所以,在“十一五”期间,上海按照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对产业格局进行调整,由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高技术产业迈进。
这让人想起了浦东现在的情形:对浦东开发的支持带来的优惠政策对于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力。周边省份的很多大公司都将总部迁到上海。同时,由于大批跨国龙头企业的被引入,其所发生的产业集群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于是,众多的资本和人才云集浦东。大量的集聚也使得“资本溢出效应”初露端倪。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注册地放在上海,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往周边地区转移。这样上海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为周边地区招商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有着“上海后花园”之称的昆山,其发展就是依靠浦东的开发开放,利用上海的辐射作用主动与上海接轨。
知道这些也就明白了,乐景鹏所说的这个“换气”过程,很大程度就是上海产业转移的过程。我们知道,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上,产业转移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供给或生产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某些产业从一个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或地区的企业自发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其实,产业转移的前提,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成本条件和比较优势。比如,现在浦东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地价也越来越高,有关资料表明,那里的地价,每平方米土地的开发成本已经超过100美元,在此情况下,占浦东GDP大半壁江山的制造业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所以,浦东要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能级,在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旅游等行业,初步形成对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强有力的服务和辐射功能。这样,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我市政代表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赴沪的,寻找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如果说昆山背靠上海是其承接产业的比较优势,那么我市对俄的区位优势和富集的资源也同样是吸引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也正是对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充满了信心,市委马晓林在沪期间,接受上海东方卫视采访时说:“要把牡丹江打造成为上海的北方后花园。”
所以,聆听了浦东的发展浪潮,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浦东新区人口568.15万人。
上海号称魔都,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是公认的我国大城市,经济实力长期稳居我国城市之首。2020年上海市GDP总量达到38700.58亿元,继续以明显优势力压全国,同时上海也是我国第二人口大市,人口规模仅次于重庆直辖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上海常住人口为2487.09万人,与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近十年上海市新增人口1851699人,人口增长率为8.0大连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人口158万。新区可以辽 宁 沿 海 经 济 带 发 展,带动东 北 地 区 振 兴 发 展。区内GDP在19个新区中列第四位。旅游景点有发现王国、金渤海岸、大黑山、副都统衙门等。%,平均每年增加18.52万人。
上海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8%,女性人口占48.2%,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7.33。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0—14岁人口占比9.8%,15-59岁人口占比66.8%,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3.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6.3%,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
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下辖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16个市辖区,以下为上海市16个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浦东新区常住人口高达568.我觉得浦东新区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区,因为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拥有众多的物流贸易港口,前景很好。15万人,是上海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占上海市总人口的22.8%。浦东新区是全国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人的区县,也是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县,2020年浦东新区GDP总量高达13207.03亿元。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5044430人相比,近十年浦东新区新增人口637082人,人口增长率为12.6%,平均每年增加63708人。
浦东开发开放,也谱写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创造昨日辉煌的老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通过东西联动,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全面促进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再创上海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经过十年的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综合经济实力方面看:1999年,浦东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00.5亿元,比1990年的60亿元增长13.3倍,十年平均增长21.3%。
浦东新区占全市GDP总比重也上升到19.8%。
可以说,浦东代表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天花板。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浦东的经济和产业形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经济形态从以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元经济,转变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框架、以多元投资为基础、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的多元经济。
——经济结构从以市郊农业和配套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转变为以金融贸易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工业为支撑的现代经济。
——产业结构从主要靠二产拉动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二产、三产共同拉动的多元结构。
——浦东功能辐射从上海市内东西联动,转变为与长江流域、与国内其他地区、与市场互动,浦东开发已进入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经济增长和发展同进的新阶段,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雏形已经在黄浦江东岸初步建成。
二、浦东开发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与“孤岛式”发展模式不同,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一直与整个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连。
在“依托浦西、以东带西、东西联动”方针的指导下,浦东依托上海产业基础推进自身产业升级,上海也以浦东为“龙头”推动产业的调整,取得了互相促进,加速发展的效应。
可以说,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的过程,就是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过程,就是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高速到战略性调整的过程。
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如下作用:
1、大力利用外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正值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
十年来,通过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浦东吸引外资的水平不断提高。
至1999年末,已有来自世界67个和地区外商在浦东投资企业5942家,总投资294.43亿美元,合同外资115.68亿美元。
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8家公司在浦东投资1818个项目,总投资达86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79个,总投资256亿美元。
通过与外商资本的嫁接,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信息产业、现代生物工业、家电制造业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也构筑上海一批直接面对市场、具有参与竞争能力的产业和企业。
通过这些产业和企业的建立,使上海企业和产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也提升了上海出口商品的结构。
上海市外贸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53.17亿美元迅速提高到1999年的187.85亿美元,增长达3.5倍。
2、带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合理化
作为老的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之初的上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趋势不明显。
因此,在上海发展成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总目标下,浦东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两者的方向保持一致。
十年来,上海市在浦东开发开放中,坚持优化市场配置的原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二产业升级换代,并为整个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功能建设,、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辐射效应开始发挥,金融保险业已经成为浦东新区第三产业的支柱。
由于1999年浦东第在产业迅速发展,去年占浦东GDP的比例已达44.1%,以此推动上海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年均递增1.7个百分点,开始形成三产与二产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这一下一上反映了浦东的二产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增长点,一个极为重要的孵化器,一个极为重要的蓄水池。
3、适庆科技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高技术化
作为对外开放开发区,浦东机关报区在吸纳外资进入的同时,关键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上海产业向高技术化发展。
十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上海借助浦东新区兴建“一江三桥”(即张江、金桥、外高桥、孙桥)高新技术产业带,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张江高科技园区着力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区、生物科技产业基地、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上海软件园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到1999年末,张江园区已引进中外项目67个,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
金桥出口加工区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家电和生物为主体的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互为依托,牵引和辐射的集群效应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带还辟通了国内市场的“双通道”,形成了上海贝尔、上海日立两个技术中心和40多个层次较高的企业研发中心。
通过浦东的辐射效应,上海工业系统已累计建立70个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其家级23个,市级47个。
通过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创造国内技术领先产品,并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上海的产业水平特别是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1999年,汽车、通讯设备等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近60%,上海正不断构筑新的产业高地。
4、提供发展新空间,促进上海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从传统上海工业的空间布局看,工业企业主要分散于市区,这既不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也不利于工业企业及产品的配套和规模化。
至1998年,内环线内10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相继有500多家工厂(车间)迁出,腾出了350万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
在这新一轮的大调整中,一方面,通过浦东开发有关政策的波及效应,推动上海市区金融、贸易、信息等服务业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实现市区经济的服务化;另一方面,清东新区作为上海1+3+9工业区系列组合的“龙头”,通过一批新的工业区如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高桥工业区等工业区的建设,使浦东崛起了精细化工、生物、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体现了上海产业和工业布局的新态势。
5、发挥调整新优势,推动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浦东开发开放的十年中,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为适时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上海充分发挥浦东开发开放的综合功能,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舞台。
通过以证券、期化、产权、人才、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为层面,石油、汽车、钢铁等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的建立,为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批国有老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浦东投资与外商投资经济嫁接,提升了产业能级,成为上海工业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募集发展资金,改善资本结构,实现了多坏分子化投资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了多方面整合,规范了市场进退行为,逐步强化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批国有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开始了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构建了支柱工业的生产集群,各产业间技术进步的相互溢出效应,推动了工业整体进步。
同时,一大批混合经济和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提供了包括资本嫁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良好条件。
据统计,十年来,上海工业企业破产兼并和资产重组活动有近30%是依托浦东实现的。
三、进一步发挥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思考
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浦东开发开放发挥了先导、和带动作用,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经过十年的建设,浦东开发开放当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浦东开发开放将面临新阶段的新情况,面临我国加入WTO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浦东新区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基本形成以金融、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如何推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探索。
在此,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增强东西产业互动,在上海产业大格局中明确定位。
浦东参与的产业体系可以分为三个环,即以浦东自身产业空间为环,浦东融入浦西形成上海产业空间为第二环,上海产业进入全国和全球产业体系为第三环。
在这三环中,关键是做好作为中观层面的第二环开发。
总体上,浦东自身产业要进行相应调整并得到发展,但同时要与上海整体的产业政策保持一致相互协调。
因此,在上海整体产业升级中应浦东产业定位,发挥其综合试验区的功能,大力发展金融、信息、通讯、电子及服务贸易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上海经济总量中的比例。
由于浦东开发是在人口相对稠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展的,对浦东自身产业中尚有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较的传统工业企业,要加大调整和技术改造,迅速提高产业和产品等级,解决浦东浦西仍存在的产业趋同化问题。
同时,应加强对浦东产业联动、产业政策方面的规划,提供利用外资、产业服务等方面的良好环境,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浦东与上海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现象,发挥浦东新区在产业调整中的带动作用。
第二,面临加入WTO新形势,积有汇入产浦东新区已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28.8%,项目总数的30%。业大格局。
作为我国市场准入程度和对外开放上,并率先汇入经济一体化的流。
结合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浦东继续发挥综合试验区的作用,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为吸引外资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
应继续做好直接利用外资工作,重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鼓励外商资本进入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引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重点行业和项目。
同时,对间接利用外资这一主要融资形式及时研究,积极吸引投资进入金融、贸易、保险等领域,吸纳外资参与浦东和上海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加大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在加入WTO“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化”的情况下,浦东开发开放不仅要大胆“引进来”,还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走出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
为此,应积极推动借助浦东政策的1000余家外贸公司,进一步开辟市场,扩大出口;推动落户浦东的各类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兴办技术中心,进行产业转移,推动上海企业和产品,利用浦东的信息优势,为上海积极培训“走出去”的各类人才,了解和掌握通行的商务、法律和规则。
为适应上海沿长江中下游和全国进行产业调整和延伸的需要,必须突出浦东为工江三角洲服务、为全国服务的功能,完善“延伸周边、辐射江浙、服务全国”的城市形态布局,形成浦东服务全国的“窗口”、“桥梁”和“纽带”作用。
当前,提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这对上海既是挑战,也是千载难适的机遇。
为发挥浦东和上海在全世国经济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应进一步健全以“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拓展上海和浦东交通、通讯、信息等方面的枢纽口岸功能;要充分发挥浦东证券、金融、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兴办钻石交易和黄金交易等新兴的要素市场,形成上海和浦东在资金、项目、要素配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应努力完善浦东在人才引进培训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全国面向市场经济的人才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基地。
应积极挖掘浦东在承办展览、会议、咨询、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国内外商品、文化、信息的交汇点和“窗口”,同时,应进一步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环境,做好吸引国内企业和大总部落户浦东的工作,使浦东成为全国的浦东,使上海企业成为全国的企业。
第四,面向未来产业竞争趋势,使浦东成为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热土。
从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和地区在完成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后,工业结构应向高技术化演变,高科技的不断产业化是重点追求的目标。
结合上海经济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应充分利用浦东的特有优势,率先使浦东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转变,使浦东成为上海工业和科技创新的“龙头”。
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方面,要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先导,推进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全面渗透,努力培育优势产业群,构筑由战略产业、支柱产业、都市型产业和知识型产业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使浦东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同时,应形成“内、外、民、小”等四种科技创机关报大军汇集的局面,全面营造“科技浦东”概念。
积极吸引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浦东,鼓励国内企业在浦东兴办研发中心;积极吸引外资在浦东设立地区研发中心,鼓励外资参股企业研发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创造条件,形成合伙、股份等所有制形式的高科技企业群;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员和青年科技人员到浦东创业,形成一批科技型、哑铃型、头脑型的科技企业。
为提供对以上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浦东和上海将集中力量抓好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努力拓展张江高科技园区在研发创新、孵化创业、转化辐射和机制创新方面的功能,使浦东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地。
黄浦接下来徐汇、卢湾、静安、杨浦、虹口、浦东这些市区
张学兵指出,四大开发区的迅速崛起,强化了浦东的综合服务功能,成为驱动浦东经济快速增长的四个轮子。要想知道哪里经济最繁华,你就应该看哪几个区的房价。通常按环线来划分,内环是最繁华的,不管是企业租金还是住宅价格都是,人也最多,大的购物中心也最多,其次是中环,是外环。一般来说徐汇,静安,长宁,浦东等区是经济比较繁华的地方,地理位置越偏远的区经济越不发达。
静安区,果断静安
新区排名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河北雄安新区。
2、陕西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江北新区位于南京江以北,是新区,由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构成,总面积2451平方千米,占南京市域面积的37%,是华东面向内陆腹地的战略支点,拥有便捷的公路、、水路和航空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 南京北上连接中西部的重要区域。
新区排名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 珠海横琴新区、重庆两江新区、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大连金普新区、福建福州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甘肃兰州新区。
两江新区是重庆市下辖的副省级新区、新区,也是内陆个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两江新区是(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渝新欧、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项目所在地或实施地。
舟山群岛新区,是群岛新区、长三角城市群组成部分。舟山群岛新区地处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
天府新区是四川省下辖的新区,2020年规划总人口为350万人 。2014年10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第11个新区。2018年四川天府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14.1亿元,经济总量在新区中排名第五。天府新区努力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
截至2018年12月,新区总数共有19个。此外,还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等地区在申报中。
1、珠海横琴新区
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区。
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2、河北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内,地处、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3、大连1、上海浦东新区金普新区
最厉害的新区应该是浦东新区,然后是青岛的新区,青岛作为一个地级市发展的人十分快,山东最发达的城市就是青岛了,所以我觉得山东青岛的新区是有希望的。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这些大力发展的新区,以后的一线城市都是属于这些城市的。
新区最最出名的肯定是天府新区了,作为成都的重大项目,天府新区我家侵入了很多心血,是重要的战略,你可以来天府新区发展,收入非常高。
最厉害的肯定是上海浦东新区,作为的经济中心,浦东新区可以说是最繁华的地带,这个天府新区发展的也非常好,成都市也十分大力支持这个新区的发展。
上海最发达的区是浦东新区。浦东新区的gdp和人均收入在上海常年都是。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浦东南面与奉贤区、闵行区两区接壤,西面与徐汇区、黄浦区、虹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口区、杨浦区、宝山区五区隔黄浦江相望,北与崇明岛隔长江相望。全区面积1429.67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万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2009年5月,原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使得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市大的行政区。
上海共有16个区,其中经济最发达的区是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是上海的一个副省级区,也是目前全国经济规模的区,在2022年的财政收入已经接近这些数字,体现出浦东强大的综合实力,堪称上海经济的缩影。1200亿元。浦东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同时还是上海的金融、贸易、科技创新中心。此外,静安区、闵行区、松江区和崇明区等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