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朱熹采用的夸张的艺术手法,有关的解释如下:
朱熹泛舟高考作文 朱熹的泛舟道理是
朱熹泛舟高考作文 朱熹的泛舟道理是
一、原诗如下: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鉴赏: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流自在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三、赏析并回答问题:
原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泛舟》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者:朱熹(1130--1200)是南宋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希望能帮到您。
本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