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政赋分高吗_赋分容易变低的学科

专业解读 2025-04-22 10:31:31

赋分高还是生物高?赋分制选没有优势?

和生物同为新高考中常见的两门选考科目,但与生物选考的一片火热不同,常常让已选的学生颇为担忧,而还未选的学生也不敢再选。那么,到底是赋分高还是生物高?赋分制选就没有任何优势?

物化政赋分高吗_赋分容易变低的学科物化政赋分高吗_赋分容易变低的学科


物化政赋分高吗_赋分容易变低的学科


一、赋分高还是生物高?

一般生物赋分比高。

原因如下:

1、学科难度

(高分不易,生物高分容易)

在学习难度和得基础分难度上,两者相无几;但在高分上,生物要比简单很多。这也是影响两门科目选考赋分高低的因素之一,毕竟目前还没有得分困难,却容易赋高分的学科(参照物理、化学)。

比如,就原始分数来说,可能一般考到85分就算很高的成绩了;但生物往往需要达到95分以上,才会被人认为考得可以。

2、学生结构

(学霸少,生物学霸多,但其他学生也多)

3、选考人数

根据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新高考选科数据显示,生物一直是多个省市的选考热门,参考人数在6门选考中排前列。而则恰好相反——学霸不会选,而其他学生也不愿意学;所以选考形势较为紧张,甚至在某些学校无人愿选。而由于选考人数越多,一般就越有利于学科的赋分。因此,生物占据一定优势。

总的来说,二、物生政劣势分析目前生物的赋分一般比更高,而的赋分形势则较为艰难。

二、赋原因二: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分制选没有优势?

答: 没有优势只是一般情况,主要还得看谁选。

学霸和有学科优势的学生

除此之外,其他学生想要在赋分上获取一定优势,就较为困难了,这也是当下科目选考较为胶着的主要因素。

3+3选物化生的学生比例13%、选物化史的3%,赋分后有何区别和优劣?

因为今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要讲究专业特长突出、专业能力突出,如果你的专业能力不突出,那你的学校毕业的学校再好也无济于事。

举个例子,如有10000人选择了 历史 ,那么前3%就是300名,赋分为-100。那么选择物理化学 历史 组合的学生就可能吃亏,他必须非常才能赋高分,而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可能会赚便宜,他即便不是很,有可能赋高分,甚至比前者赋分更高,上的学校更好,而且还可能选择同一专业!

山东没赋分制度,江苏才有。高考副科除非你考97分以上,不然毫无优势可言。

而根据山东省批参加新高考的学生的选课数据看,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选择生物的人数是308442人,占比57.83%,排名第2位;选择 历史 的人数为264861,占比49.61%,比生物少大约5000人左右。

而选择 历史 物理化学组合的学生,只有10894人,占比2.04%,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生为699,多接近60000人,占比13.11%,要相信大家的智慧,这些选课数据都是无数人经过理性思考进行选择的结果,有很强的参考性。

另外,从以后专业发展看,选择理化生的纯理科组合,比选择理化史组合更有优势;从高考的角度看,选择 历史 确实比生物更难考出高分,因为受很多客观因素,比如改卷的影响,学生也很难发挥稳定。

所以,如果对 历史 没有的把握和优势,我建议把理化史改成理化生或者其他组合。当然,以后打算学习 历史 专业的学生除外。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获得更多指导!

我拿着公式去问过几个高中和正在读大学的孩子,能不能有简单的方法一下子就确认出选的人多好还是少好,他们都说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我建议有耐心的家长把每一级都试试,看看是不是这个结果。我觉得有那个时间还是多去观察一下孩子将来喜欢的专业大类,或者擅长的科目,与其在这算计选的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没意义,山东今年选物理的人不太多,一是因为被这些给说怕了,毕竟不是每个孩子就都是学霸。二是这方面了解的渠道太少,有点心理准备不足,三是没有真正的想到将来八年后会怎么。

我相信明年选物理的会比今年多很多,因为今年家长变得从容理性,了解的也多, 对这方面的宣传很多。前期我们这边有做过一个调查,参会的人有90%以上表示会支持孩子选物理。

将来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去做律师、法官、财务、翻译等。大部分孩子还是会在计算机、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医院等等领域工作,不选理化真的是行不通。

赋分是按单科选考人数原始分区间排列计算的,不是按选科组合!赋分人数跟选科组合人数没半毛钱关系!赋分考生基数决定单科赋分的高低,选科组合数量决定报考志愿时竞争的激烈程度。你好,我是一名清华在读博士,下面我来说下这个问题。

物化生和物化史组合3+3物化生和物化史组合,一个纯理科,一个准纯理科,从选专业上来看,两者区别不大,基本都能报95%左右的专业,两种组合都很好,没有什么优劣势区别!而从赋分上来看,物化都在同一个跑道里赋分,别就是生物和 历史 ,哪一科自己喜欢和能尽量多赋点分了。

物理+化学+ 历史

虽然,选物化史的学生比例只占了3%,但是,这三个科目,却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三个科目,就算是再强的学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抖霍霍”。

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化学+生物是一种纯理科的选择,是高校理工科招生和大多数考生的选择,招生也占优势。但在去掉文理科的概念后,如果这三门学科中有一门是你的弱势学科,在选科中,大家都选择自己强势学科的竞争中,你那门弱势学科可能会给你拖后腿,导致竞争力下降。因为纯理科3门都有优势的难度太大了。比如等级赋分制后,人家选择了3门都能考90分的,你选择了2门考90分,一门只能考70分的,那就比别人少了总分。

综上,如果在物理和化学都很强的情况下,的这一科请尽量选自己的优势科目,虽然说在赋分上,学生比例越高,越容易赋高分,但前提得是你得保证你选的这个选科,你的成绩是属于里面的尖子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在这两个学科里的优势,选择最容易赋高分的科目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赋分本就是胡扯蛋,物理3%和 历史 一样吗?我看物理30%就好比 历史 10%

赋分是按单科选考人数原始分区间排列计算的,不是按选科组合! 赋分人数跟选科组合人数没半毛钱关系! 赋分考生基数决定单科赋分的高低,选科组合数量决定报考志愿时竞争的激烈程度 物化生和物化史组合,一个纯理科,一个准纯理科,基本能报95%左右的专业,物化都在同一个跑道里赋分,别就是生物和 历史 哪一科自己喜欢和能尽量多赋点分了, 在俺看来,纯理有纯理的好处,加一 历史 的文科,人文素养高一些,也是挺好的选择 总之一句话——两种组合都很好,没有什么优劣势区别!

从物理+化学+生物与物理+化学+ 历史 的组合上看,只是在生物与 历史 的选择上不一样,但是学生比例距竟然这么大,选生物的人数居然超过选 历史 的4倍多。这也很多程度说明 历史 的难度,也是弃考比较多的一门科目。 在等级赋分下,我们要比较孰优孰劣更多的是考虑我们在哪一门排名能靠前一点,因为赋分法所计入的是排名等级分。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报考该科目的人数。

赋分法是按照不同排名区间给予不同的等级分数,人数的多寡会影响每个区间的人数。比如前1%的赋分为100,按照以上生物和 历史 的报考比例,设生物有13000人,那么 历史 应该就是3000人,生物能获得100等级分的人是130人,而 历史 只有30人,同理 历史 每个区间的人数比生物也少4倍多。所以,相对来说人数多的机会也多一点。

其次,我们要考虑的是哪个科目学霸多,哪个科目学霸少。

对于那些学霸来说他们读哪门科目都能读得很好,那么他们会选择哪门科目呢?应该是难度比较大的,这样才能与别人拉开距,而且能容纳的误范围也大点。谁都有发挥不是很好的时候,要是这门科目容易获得高分,那么对于学霸来说犯一次小错可能万劫不复了。而难度高的通常没那么容易读,想获得高分没那么容易,因此犯一次小错后果就没那么了。而大部分成绩普通或偏下的都是读哪些容易读的科目。

,我们要考虑我们报该门科目有无优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任何一门我们有把握的科目肯定是不能放弃的,我们有的人虽然在总分上比不过学霸,但在某一门或几门有着的优势,那么我们应该坚定不移选择我们的优势,不管这个科目报读的人多少,不管这个科目能的专业有多少,还是有多少学霸报读,我们都应该坚信他。在选大学的时候二本及以下的大学专业要求是没那么严厉的。

综合上说,我们在报读的科目上没有优势科目的普通人在选择上是选择报读人数多,难度低的科目。一方面个等级区间人数多,机会多,另一方面学霸也相对少点。但有优势科目的应该毫不犹豫选择自己的优势。

生物和 历史 的选择有什么区别?

1、选择生物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3544个(含专科,去掉专科的话为3310个),去处重复专业的话有448个专业可报 ,部分专业展示如下:

2、选择 历史 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1163个(含专科,去掉专科的话为1023个),去处重复专业的话有254个专业可报 ,部分专业展示如下:

3、选择生物或 历史 科目时,两个科目均可选择的专业有81个 (去除重复项)

从上面的三项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单独选择生物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448个,单独选择 历史 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254个,其中无论选择生物还是物理均可以报考的专业有81个。也就是说 去重后,选择生物方向的专业有367个,而选择 历史 方向的专业有173个 。

选择物化生(选考13%)和物化史(选考3%)在赋分上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个无法横向比较,因为赋分是单科赋分,而不是组合赋分。意思就是说所有选择生物的学生一起进行排序赋分,所有选择 历史 的学生一起进行排序赋分,这个和组合的人数占比没有关系。

而选择物化生组合的13%和到底有多少人选择了生物是没有确定的,所以说生物的赋分基础无法预测;同样 历史 也是,物化史的比例3%不等于 历史 的选科人数,具体有多少人选择 历史 也是未知之数。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两者无法横向比较。

其实从赋分制度上来说,如果题主是山东考生的话,无论选择哪一科,在赋分上失分不会太多,因为山东采取的是投射法赋分制;如果是浙江的3分制等级法赋分的话,生物与 历史 的选择人数的多寡对赋分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会特别大,而且那部分影响是依据最终考生的原始成绩分布来赋分,原始成绩的预测是谁也无法做到的,所以这个不用太过于具体,没有部分人所说的选科人数越多优势越大、选科人数越少劣势越大之说 。

选择自己生物与 历史 中优势的一科,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来最终确定即可。

有异,首先在志愿填报专业选择上物化历与物化生广。第二生物选考人数与 历史 人数关系不确定,不能确定生物或 历史 赋分哪个占优,不好猜测。

科技 是离不开物理学科。所以物理必考。

“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化、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选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年新高考学考和选考是什么?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A-F这些等级,成绩也不计入高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学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稍微重视一下。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下个问题详述),属于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些。从已经进行试点的浙江和上海来看,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不尽相同。

什么是赋分制?

赋分制是按照你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例如:

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为21个档位。

举例说明:比如第13档,就是从排名前71%(前13档的人数比例之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数,最终成绩定为64分。

赋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师生“吐槽”最多的一项政策,其实,这是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无奈之举。

原因一:选考科目可能的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在各自范围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现在改成了六选三、六选三选一组合,总共有20、12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理论上很难找到可以直接比较的考生。

那有些人会问了:英语也是两次考试,为啥不实行赋分制呢?

是,英语属于能力型学科,而且难度系数比较容易控制。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同样一个人,在英语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做难度系数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套英语试题,成绩相是不大的。

物化政组合的优缺点

(人少,生物人多)

物化政组合是指在新高考地区选择物理作为必考科目,化学、作为选考科目的高考组合,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经典的组合,也是考生选择比较多的一个组合之一。这个组合的优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优点:物理、化学、组合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能够选择的院校数量和专业数量比较多,有利于选择比较适合自身发展的院校及专业;在高考赋分制计算办法物理+化学+ 历史 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我个人认为难度的一种组合,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翻车的情况(比如说物理一半学生是市重点一半是区重点,普高,那么就一定有不少市重点的好学生吃B,吃C)。下,选考科目可能会比较占优势。

之所以有这些优点,主要是理科类院校本身比较多,理科类专业也是高校各个专业当中数量最多的,所以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比较占优势。

可以选择的院校数量和专业众多,那就意味着今后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你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说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更一致的专业的可能性就会越更大。

从某个方面来讲,选专业,要比选学校更加重要,因为专业是决定着你以后具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如果你的专业选得好,那么今后在找工作就业的时候,你就会更加具有优势。

高中选科选物生地好考入985名校吗?赋分优势大吗??

政史地服分高。

高中选科选物生地好考985名校吧,这个是有点难度的,负分的优势比较小

但物理科目很高的学习难度也是大家公认的。它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物理科目的考试成绩往往两极分化比较的原因,学得好可能常常满分或者接近满分,学得不好连及格都很难。一般选考物理的学霸考生会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

物生政怎么样

你的说法不全对,都说赋分选的人数越少,得分最不划算,我不知道你们都有没有用公式好好的举例算一下,你们说的结果都是从网上或者某专家或者理论上的结果来说的。

物生政相对来说是冷门的,因为该选科组合弊端较大。但是对于物化政三门成绩不错的学子来说,选这三门不但不糟糕,反而很有优势,这三门科目组合,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专业,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一、物生政优势分析

1、颇具实用性。该学科组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有利于以后进入高校专业学习。

2、选择物理可以报考大部分的工科类专业,军校大部分专业,且生物相比化学更加简单,选择生物后还可以报考部分医学类专业(临床除外)。

虽然化学学习起来的趣味性比较高,但是毕竟考试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一点也是选择这个组合的劣势之一。3、选择可以报考大部分的政校、军校、警校,也适合未来考研考。

4、选择了生物科目可以选报半数医学类相关专业,为目标报考医学类专业的考生留有余地。

1、学习有一定难度。虽然物生政组合的学习难度较物化生组合有所降低,但是物理依然是大多数人需要攻克的难关,在学习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科目也属于得高分较难的科目。

2、可选专业受限。该组合可选专业一般,不如物化专业可选专业多。

3、课程时间安排不利于学生学习。由于师资原因,也可能很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单独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据目前各省选科数据来看,生物、地理选科人数较多,中等考生赋分不占优势;科目本身很难得到高分,不利于考生在高水平层次竞争。

新高考物化地分数线高吗

生物由于“物化生”组合的独特性,往往容易被物化生: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学霸光顾;而愿意选考的学生,就一般很少。这样看来,表面上生物好像更偏向于“神仙打架”,但其实据各地的实际选科情况来看,除了学霸,还有大量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参与到了生物的选考行列中去。因此,生物虽然高手多,但学生层次也更分明。

新高考物化政怎样?

所以在考试的过程当中可能发挥的不是很好,那么在这个阶段有一套比较好的这个复习参考资料,可能对于考试当中取得好的成绩更有帮助。

物化政比物化生好对于题主来说,物理、化学对于本人来说赋分是固定的,不管选择两个组合中的哪一个组合,成绩没有变化了。区别在生物和 历史 上。。

物化政: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对未来发展有帮助,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定要慎选。

政史地和物化政哪个服分高

此外作为文科类的科目,学习的难度虽然比较小,但是他的考试难度确实比较大的。

史政地是历史、、地理,比较偏文科,物化政指的是物理、、化学,比较偏理科,理科相比于文科是比较难的,文科更好拿分。

哪些学生选仍有赋分优势呢?

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而言,它指因喜爱或擅长文科,从而读文科的学生;文科生学习的科目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和、历史、地理(文综)为主要科目;以物理、化学、生物为辅。

物化生和物化政哪个难度大

不知道题主是哪个省市的学生,我以山东3+3选科组合来为题主解析这个问题。

其实通过作者选择的科目,还是建议老理科,也就是物化生,一般来说高分不易,还是生物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因为高考的考试虽然有实力的成分,但也有运气的成分,说不定你的某一个考点可能就是在你平常复习当中遇到的,那么这样的话,可能在考试当中你就可以多得10分,其实在整个高考当中,多一分都要超出好多人而且在这种赋分制的条件下更加明显。

我是文科生,我大概率选生物。毕竟做过不定项选择后,会发现,理解性的东西,容易出错,就是说与不一样的就是错。而有些时候,也是有待商榷的。至于生物,我个人的理解是多读多背多记就行了。因为没深入学习这个科目,所以建议,你根据自己的爱好,并选择喜欢的科目来进行学习。

物化政组合跟物化生的区别在于,将生物换成了。但从某些意义上讲,它并没有减轻考生的学习负担,因为尽管是文科类科目,但它知识点较多,在文科中难度较大,跟生物相比,它等级赋分难度更大。

物化政:

无论是模式“3+3”或是“3+1+2”模式的新高考,选择物理首先就保证了较大的专业覆盖率。物化政的专业覆盖率高达96.58%,绝大多数的专业都可以报考,所以这一组合对那些还没有决定未来读什么专业,也没想好未来朝哪个方向发展的同学们来说其实是很稳妥的选择。因为对于新高考省份的考生来说,专业的选择必须符合选科要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