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7所双非大学实力较强就业不错,分别是: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商大学。
经济学双非保研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学保研率)
经济学双非保研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学保研率)
经济学双非保研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学保研率)
一、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交通方面的专业是它的优势学科,同时它也是电力联盟高校成员之一,每年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电网,2023年湖南省了有89人。
这所学校在湖南省内的知名度很高,就业率也不错,不少优势学科都是目前报考的热门,毕业生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学校的学习氛围也不错。毕业生有很多进入了电网或者建筑,交建,中铁等知名的国企。
缺点是学校作为双非院校,保研率不高,只有3%左右。
二、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湖南省和国防科工局共建的一所高校,它位于湖南的湘潭市。由原先的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而成,既有不错的工科专业,也有师范类专业。
这所学校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勘察技术,机械等专业是特色专业,尤其是海底勘探技术在国内都是领先的,不过普通专业就一般般了。
就业的话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中铁,交建,建筑等大型国企,也有同学进入了电网,等,只是人数需要稍微少一点。
优势专业就业会辛苦一点,所以不少考生把目标放在了计算机,软件和师范等方向。另外这所学校由于不在省会长沙,而在湘潭,湘潭能提供的资源肯定比长沙要少的多。
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这所学校是湖南省与草原局共建的高校,它是典型的农林类高校。在双非院校中,它的实力不错,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拥有两个B级学科,不过都是农学相关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报之前要斟酌清楚。
特色专业有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保护等,除了工业设计,其他都是农林方面的,都考研。
另外,这所学校也是湖南省内双非院校中的选调大户,2022年湖南省选调入选了20人。且每年有不少考研到双大学的同学,也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国企。
这所学校的电子信息,计算机,金融等专业的分数较高,其它专业分数偏低,报考的时候要注意调剂的问题。
四、南华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的衡阳市,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核工业,核工业建设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
这所学校还并入了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核相关的专业是其特色,读相关专业将来能进核电站工作。2021年有122人进入了核工业。除此之外,这所大学的医学也不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都可以。
不过衡阳只是一个地级市,和大城市没有可比性,没有地铁,环境只能算普通,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如果不读优势专业,没有必要到这里来。
五、湖南中大学
湖南中大学在中医类的大学中排名挺高的,中医特色很鲜明,中医针灸,推拿,中,中西临床都专业都不错。
这些专业的分数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要低,想要从事中医方面工作的同学可以关注这所学校,不过这所学校的影响力主要在湖南省内,在全国不太有名。
本科毕业基本上可以去县城的中医院,研究生除了长沙的中医院难进之外,其它湖南城市的中医院一般都可以进。
六、湖南工业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包装设计专业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特色专业有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印刷工程和自动化。
这所大学的工科专业还可以,文科专业一般般,学校目前没有保研资格。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不在省会,在株洲,株洲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工作机会比长沙少很多。
这所学校的机械、土木专业也不错,2021年本科生有接近28%毕业生进入了国企,主要是去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如果不嫌辛苦和工资一般的话,也可以考虑。
七、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位于省会长沙,它是湖南省内目前的一所商科大学。会计和管理专业都不错,法学目前也一直在迅速发展。
这所学校目前的特色专业都是当下的热门专业,加上位于省会,就业还可以,长沙好一点的企业都会来校招。每年进入银行以及其他央企的毕业生也不少。
不过它在全国财经类院校里面排名不是很高,在省外的知名度不怎么样,和知名院校比有一定的距,好在最近几年发展的还不错,有一名院士坐镇,给学校带来了不错的资源,后期可以持续关注。
常州大学由于是双非本科,没有保研机会,但在学校里考研学习的氛围比较好,图书馆教学楼提着小板凳背书,随处可见。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与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和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5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以“”为校训,秉承“勇担,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协作品质、视野的服务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在校生总数为2717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1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609人(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2人),留学生648人。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3‰,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4‰。在2022软科学科排名中,法学、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10个学科上榜。
湖南这7所双非大学实力较强就业不错,分别是: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商大学。
一、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交通方面的专业是它的优势学科,同时它也是电力联盟高校成员之一,每年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电网,2023年湖南省了有89人。
这所学校在湖南省内的知名度很高,就业率也不错,不少优势学科都是目前报考的热门,毕业生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学校的学习氛围也不错。毕业生有很多进入了电网或者建筑,交建,中铁等知名的国企。
缺点是学校作为双非院校,保研率不高,只有3%左右。
二、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湖南省和国防科工局共建的一所高校,它位于湖南的湘潭市。由原先的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而成,既有不错的工科专业,也有师范类专业。
这所学校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勘察技术,机械等专业是特色专业,尤其是海底勘探技术在国内都是领先的,不过普通专业就一般般了。
就业的话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中铁,交建,建筑等大型国企,也有同学进入了电网,等,只是人数需要稍微少一点。
优势专业就业会辛苦一点,所以不少考生把目标放在了计算机,软件和师范等方向。另外这所学校由于不在省会长沙,而在湘潭,湘潭能提供的资源肯定比长沙要少的多。
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这所学校是湖南省与草原局共建的高校,它是典型的农林类高校。在双非院校中,它的实力不错,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拥有两个B级学科,不过都是农学相关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报之前要斟酌清楚。
特色专业有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保护等,除了工业设计,其他都是农林方面的,都考研。
另外,这所学校也是湖南省内双非院校中的选调大户,2022年湖南省选调入选了20人。且每年有不少考研到双大学的同学,也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国企。
这所学校的电子信息,计算机,金融等专业的分数较高,其它专业分数偏低,报考的时候要注意调剂的问题。
四、南华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的衡阳市,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核工业,核工业建设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
这所学校还并入了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核相关的专业是其特色,读相关专业将来能进核电站工作。2021年有122人进入了核工业。除此之外,这所大学的医学也不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都可以。
不过衡阳只是一个地级市,和大城市没有可比性,没有地铁,环境只能算普通,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如果不读优势专业,没有必要到这里来。
五、湖南中大学
湖南中大学在中医类的大学中排名挺高的,中医特色很鲜明,中医针灸,推拿,中,中西临床都专业都不错。
这些专业的分数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要低,想要从事中医方面工作的同学可以关注这所学校,不过这所学校的影响力主要在湖南省内,在全国不太有名。
本科毕业基本上可以去县城的中医院,研究生除了长沙的中医院难进之外,其它湖南城市的中医院一般都可以进。
六、湖南工业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包装设计专业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特色专业有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印刷工程和自动化。
这所大学的工科专业还可以,文科专业一般般,学校目前没有保研资格。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不在省会,在株洲,株洲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工作机会比长沙少很多。
这所学校的机械、土木专业也不错,2021年本科生有接近28%毕业生进入了国企,主要是去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如果不嫌辛苦和工资一般的话,也可以考虑。
七、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位于省会长沙,它是湖南省内目前的一所商科大学。会计和管理专业都不错,法学目前也一直在迅速发展。
这所学校目前的特色专业都是当下的热门专业,加上位于省会,就业还可以,长沙好一点的企业都会来校招。每年进入银行以及其他央企的毕业生也不少。
不过它在全国财经类院校里面排名不是很高,在省外的知名度不怎么样,和知名院校比有一定的距,好在最近几年发展的还不错,有一名院士坐镇,给学校带来了不错的资源,后期可以持续关注。
湖南这7所双非大学实力较强就业不错,分别是: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商大学。
一、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交通方面的专业是它的优势学科,同时它也是电力联盟高校成员之一,每年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电网,2023年湖南省了有89人。
这所学校在湖南省内的知名度很高,就业率也不错,不少优势学科都是目前报考的热门,毕业生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学校的学习氛围也不错。毕业生有很多进入了电网或者建筑,交建,中铁等知名的国企。
缺点是学校作为双非院校,保研率不高,只有3%左右。
二、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湖南省和国防科工局共建的一所高校,它位于湖南的湘潭市。由原先的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而成,既有不错的工科专业,也有师范类专业。
这所学校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勘察技术,机械等专业是特色专业,尤其是海底勘探技术在国内都是领先的,不过普通专业就一般般了。
就业的话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中铁,交建,建筑等大型国企,也有同学进入了电网,等,只是人数需要稍微少一点。
优势专业就业会辛苦一点,所以不少考生把目标放在了计算机,软件和师范等方向。另外这所学校由于不在省会长沙,而在湘潭,湘潭能提供的资源肯定比长沙要少的多。
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这所学校是湖南省与草原局共建的高校,它是典型的农林类高校。在双非院校中,它的实力不错,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拥有两个B级学科,不过都是农学相关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报之前要斟酌清楚。
特色专业有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保护等,除了工业设计,其他都是农林方面的,都考研。
另外,这所学校也是湖南省内双非院校中的选调大户,2022年湖南省选调入选了20人。且每年有不少考研到双大学的同学,也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国企。
这所学校的电子信息,计算机,金融等专业的分数较高,其它专业分数偏低,报考的时候要注意调剂的问题。
四、南华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的衡阳市,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核工业,核工业建设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
这所学校还并入了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核相关的专业是其特色,读相关专业将来能进核电站工作。2021年有122人进入了核工业。除此之外,这所大学的医学也不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都可以。
不过衡阳只是一个地级市,和大城市没有可比性,没有地铁,环境只能算普通,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如果不读优势专业,没有必要到这里来。
五、湖南中大学
湖南中大学在中医类的大学中排名挺高的,中医特色很鲜明,中医针灸,推拿,中,中西临床都专业都不错。
这些专业的分数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要低,想要从事中医方面工作的同学可以关注这所学校,不过这所学校的影响力主要在湖南省内,在全国不太有名。
本科毕业基本上可以去县城的中医院,研究生除了长沙的中医院难进之外,其它湖南城市的中医院一般都可以进。
六、湖南工业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包装设计专业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特色专业有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印刷工程和自动化。
这所大学的工科专业还可以,文科专业一般般,学校目前没有保研资格。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不在省会,在株洲,株洲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工作机会比长沙少很多。
这所学校的机械、土木专业也不错,2021年本科生有接近28%毕业生进入了国企,主要是去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如果不嫌辛苦和工资一般的话,也可以考虑。
七、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位于省会长沙,它是湖南省内目前的一所商科大学。会计和管理专业都不错,法学目前也一直在迅速发展。
这所学校目前的特色专业都是当下的热门专业,加上位于省会,就业还可以,长沙好一点的企业都会来校招。每年进入银行以及其他央企的毕业生也不少。
不过它在全国财经类院校里面排名不是很高,在省外的知名度不怎么样,和知名院校比有一定的距,好在最近几年发展的还不错,有一名院士坐镇,给学校带来了不错的资源,后期可以持续关注。
常州大学由于是双非本科,没有保研机会,但在学校里考研学习的氛围比较好,图书馆教学楼提着小板凳背书,随处可见。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与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和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5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以“”为校训,秉承“勇担,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协作品质、视野的服务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在校生总数为2717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1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609人(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2人),留学生648人。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3‰,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4‰。在2022软科学科排名中,法学、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10个学科上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由于大学四年没有对学习特别上心,也没有参加各种比赛与活动,学习成绩一般(得过几次奖学金,但缺少其他的保研加分项),预估不能保研。现在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经验。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对于考研,我刚上大学时就早有打算,在大三时,通过以前上岸的学长学姐以及各类公众号那里了解到关于考研的各类信息,确定了目标院校。我本科是双非一本理工类院校,文科生,本科专业是应用经济学。说实话,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难度还是很高的,我研究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的生源:本校保研占50%左右,统招大多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等,可以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生源质量还是很高的,而且我又选择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热门的经济学院,更是难上加难。趁年轻,总要逼自己一把的不是嘛?凡事皆有可能,人只有处于自己热爱的地方才能拼尽全力闪闪发光!
关于择校,我觉得应该考虑两个问题:未来,你想在哪个城市发展,你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的院校选择和专业选定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确定好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我开始去寻找近几年的招生,报录比,考试范围,以及培养…这些资料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上都可以找的到。了解完总体情况,制定每月每日的学习,做到每周复盘,经过九个月的备考,最终以416分成功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去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分数线暴涨,400分以上的300多人,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专业400分都进不了复试,其中应用经济专业复试分数线高达421分。今年的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不相上下。所以,想要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复习备考,争取一次上岸。
二、初试复试经验
:
我是文科生,是我的优势学科,所以我在上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我是九月份才开始一轮学习的,基本十一月初才过完一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由于我开始较晚,没有二刷,然后时政肖八肖四,模拟题只做了肖秀荣和米鹏的,最终考研选择题得了44分,总分80+分。大家都知道,上海两个地方的公共课是给分比较严格的,所以我的分数给了我对我整体成绩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早一点开始学习,比如暑,这样准备会更充分,到后期也不会太过慌乱。
(1)7月份-8月份:这个时候的考研大纲解析,也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红宝书,还没有出版。不过这个时候需要借一本上一年的旧书来看。上一届的学长学姐都有,或者旧书店买本旧的,很便宜的说。然后需要买一本习题集。这两个月需要做的就是,看一章红宝书,做一章习题。
(2)9月份:这个时候版本的大纲解析出来了,赶紧入手一本。然后要做得就是,把新的红宝书看一遍,对着习题,考过的题目都用红色的笔划在新的大纲解析上。当然,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和可能考到的知识点也要标记出来。这个标记重点的过程非常重要,后期也是需要重点记住的考点。
(3)10月份-11月份:这个时候需要买一本核心考点,看两遍,做一遍习题,然后就是之前的习题再看一遍,红宝书需要看第二遍。
(4)12月份:这个月主要是总结与归纳。之前习题集上做错的题目需要过一遍。然后就是需要买一本时政参考书,看两遍左右,时政就可以无忧了。
(5)1月份:一周是黄金时期,主要用来准备分析题。入手四套、五套之类的模拟卷,选择题做完就行,主要是分析题一定要背熟了。特别是一些套话和官话要记得灵活运用。
英语:英语我是从开始准备备考就开始了,三到五月份是打基础阶段,背单词,学语法和长难句。每天三个小时左右,我是跟着朱伟老师的7000词的视频,边听课边做笔记;跟着田静学语法。每周复盘之前学过的单词语法,循环记忆。五月份开始,研究真题,真题我一共过了三遍,只做真题,一定要把真题研究透彻,梳理文章逻辑,分析出题人出题规律,将错误选项归类。留三套真题在12月份进行模考。英语备考单词是基础,每天都要背,反复背,六月份之后,我是每天复习我的英语笔记,利用碎片化时间用App背单词,到了后期会轻松很多。最终考了80+。
本人2021上岸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背单词用的就是《单词之间》啦,虽然总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还是分享下我上岸的成功的经验(我觉得其实也不是很成功,),我主要是想分享一些失败的,不足的,或者说是可以让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的东西。
先说下我个人哈,我其实是英语专业的,害,说起来还有些惭愧。专四专八都过了,听起来是不是还不错,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我就没怎么看英语,毕竟是跨考,主要就把精神集中在了专业课上面,专业课真的好难背,各个教育家,不同思想,太难了。
等到后来快9月份了,寻思做一个真题吧,结果,也就55分左右吧(作文这玩意太主观了,不好评分),当时就一整个震惊,本来想着英语给我提分,好家伙直接给我整蒙了,我当时开始准备的时候就把英语自然归类为考前做一做就行的范围。然后我就赶紧看,结果发现出题思路还有单词的常用意思和之前做的专八的其实是不一样的,就看了看单词书,这个一会再说,还是要分析一下卷子的构成,出题人的思路,还有常考的题型,后来精细分析了三套卷子,手感就好多了,后来临考前又用真题模拟了2套,还好是上岸了,要不真的是太后悔了,就觉得当时太想当然了,英语专业的我怕啥。幸亏是做的早,要不真有可能不过线,好在70分,这个分数也到还满意,毕竟没咋看。
数学:
作为文科生,数学是我的弱项,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数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学硕考的数学三,专硕是396,我考的是数学三,从三月份开始,每天6个小时学数学,在五月份完成了轮数学的复习。六月份学校有期末考试,学习时间稍有减少,但,数学一直没有落下,每天都要做题,不能只听课,听懂了,不代表能够做对,一定要加强计算能力的练习!数学复习一定要多做题,及时整理错题,消化吸收,才会有所提高。九月份开始刷真题,真题要做两到三遍,针对真题,对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后期可以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来做,我比较李林6+4和张宇8+4模拟卷。数学一定要进行全真模拟,对做题时间进行把握。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要学会整理错题,查漏补缺。
数一考的内容有高数,线代,概率论。考研的竞争必然是效率的竞争,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分享我的高数学习经验。
首先是高数的部分,无非是看视频和做题,我是看完一章视频紧接着做一章复习全书习题,然后再做对应的660题的选填,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660题我刚做的时候确实有点摸不清思路,不过做多了便适应了。这本书很适合考研数学的学习,毕竟从2022开始数学选填题所占分数大幅上升,选填题的练习十分有必要。
其次是线代,这不用多说,必是李永乐的视频课加线代讲义。有余力的可以做一下330,没有的可以做讲义的课后题和例题,毕竟吃透一本书比什么都重要。
是概率论,这部分占得分数比较少,但也不应该轻视。我跟的是王式安老师,他总结出来的知识很精华,很实用,概率论的复习与其它不同,它应该是抓住重点。
专业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考察科目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经济学》三科,其中宏微观各占45分,政经60分,满分150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业课题量很大,几乎涵盖了各种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画图分析题,计算题,证明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微观和宏观重在理解,分模块,成体系的学习,会画图分析,重点结论会推导;经济学重点在于背诵,从暑开始,对课后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开始背诵,每天坚持,反复背诵,直到考前 ,至少要背完四到五遍,背了就能拿分。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不留角,全面复习,以前考过的,依然会考,每年都有人拿到几乎满分。
我的备考时间其实不长,但是一大半都用来看数学了,高数跟的是张宇,听他的基础班网课然后一边做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课后习题(因为刚开始觉得张宇的讲义好难,汤家凤讲义的难度更适合我),过完一遍之后就开始刷题了,做完了1800和660,然后整理错题整的比较细致,把错题来回做了好几遍,这中间有时候碰到不懂的部分再回去看看那些章节,实在看不懂的比较难的就配合着张宇的强化课(他的强化课我只听了一部分,就是看不懂的部分,全部看完实在有点耽误时间)。线代部分就是跟的李永乐了,听他的网课,书也是用了他的一套,不得不说真的很温和也很牛,讲的特别细致特别好懂,线代的题就没做那么多了,只做了1800里的线代题,这个比高数内容少一些难度低一些分值也小一些,我们毕竟是要应付考试所以还是要客观的去分配学习的时间的,但千万千万不能轻视!概率论我也是跟了张宇老师的网课,然后做1800里的题目,概率论是三个里面最简单的一个却是我丢分最惨重的,因为简单所以没有好好重视,所以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合理分配不要顾此失彼。到了十一月就开始有各种押题卷,我也是基本都买了,张宇的押题卷真的会明显难一些,我没能全部做完(每次做都好打击自信心),其它的押题卷还是可以做一做,综合巩固自己几个月的知识非常有好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业课是803,参考用书是高鸿业的两本《西方经济学》(我是第六版,也有人用的第七版,影响不是很大),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辨析题、计算题、论述题(可能会有选择,2020、2021年都没有选择题),我是跟的网课,然后做高鸿业的课后习题,前后把两本书过了两遍,题目做了三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业课需要背的地方比较多,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背书,背的整理好的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的话都可以从前面两种题型里套用,还有就是一定要背高鸿业书上的课后习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常会出书上课后题的原题。
三、复试准备经验
由于近两年原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采取网上复试,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30%,额复试,1:1.2进复试,其实淘汰率还是很低的,而且每年都有人放弃复试。所以,如果能进复试的小伙伴一定不要放弃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复试内容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由于没有笔试,面试分为英语口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语面试比较简单,就是问几个问题,关于为什么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呀?对未来的规划之类的。专业课面试是问四道有关专业的问题,看情况回答即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试比较晚,拟录取名单也比较晚,建议初试排名靠后的两手准备,可以提前联系一下导师。
四、结语
考研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身边有研友的陪伴固然是好的,但,无论何时都不要被外界声音干扰。
坚信自己的选择,脚踏实地,相信那些你为了赶路低头不语的日子,会成为星星点亮你的未来!加油,你终将上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