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高考不分文理,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考生再根据自身兴趣和高校提出的专业要求,在、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选考科目考试中,除必修内容外还要考加试题。
2017届高考选考数据 2017高考744
2017届高考选考数据 2017高考744
2017届高考选考数据 2017高考744
2017届高考选考数据 2017高考744
高校设限3门科目的,有多种不同组合。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业。
选考任何三门 至少都可报66%的专业
各高校专业(类)设限选考科目范围至多3门,考生只要对牢1门,即可报考。
有这几种具体情况:高校指定1门的,只有选考了这门科目的考生才能报考;指定为2-3门的,考生选考科目中只要1门对牢,就能报考;没有选考科目设限要求的,考生都可报考。
即使是同一专业(类),高校要求也不相同。
(2)南开大学要求为化学、生物;
(3)经济学类、传播学类等12个专业(类),不设选考科目。
(1)物理基础类专业要求选考物理;
(3)金融学和设计类专业等同一科目学考和选考开考时间相同、终考时间不同,分别安排考场。都不设选考科目。
你这个选修等级再高也没用,总分的确不是很理想,但争取能报上公还是有希望的,找一下去年二本中较低招录分数的普通公,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省内集中在苏北几个高校,省外三四线城市的公高校应该都有希望的。
2018年增长至975万,2019年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31万人,此后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上涨。2021年,全国的高考人数为1078万,比2020年增长了7万人,增长率为0.65%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
1,历从目前公布的选考科目来看,学生选考物理可以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7.63%;选考化学可以满足992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0.51%;选考生命科学可以满足877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80.02%;地理、历史、思想的覆盖率分别为64.05%、63.5%、62.1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
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 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 月与选考科目同期无用的 你应该已经考完知道了吧?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 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 1次成绩
比如临床医学专业:(1)要求为物理、化学;因为浙江和上海属于高考改革省市,今年又是次按新的高考模式进行高考,所以,对于明年的复读生的政策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和政策。你把今年的高考考完,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参加明年的高考。
1.确实是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物理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目前,建筑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工程管理、电子商务、航海技术等专业平均就业率相对是比较高的,但若干年后就业突出的未必仍然是这些专业。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1)比如生物科学类要求选考生物;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这一变化进一步强调高考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五种能力的重要性;增加例题阐释,帮助学生理解这五种能力分别是什么,在高考试题中如何考查。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选专业,首先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一是高中哪些学科成绩突出;二是自身兴趣(包括将来2、2017年高考中,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主要是学院、民办、高职)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打算干什么);三是有什么专长;四是身体条件限制。 按此计算,考生选考任何3门,至少都可报考约66%的专业(类)。而在现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6%的专业(类)。这意味着,新高考方案实施之后,考生的专业选择面,比文理分科的现行高考,有了大幅提高。然后要考虑的因素,才是专业发展前景、就业等因素。
建议你:一是考虑一些就业“常青树”专业。如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等,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此外,生物、历史、地理、分别涉及32%、19%、15%、13%。不管经济形势变化如何,始终保持一定需求;二是看产业前景选专业。如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主要围绕“互联网+”及发展现代金融等服务业,你可以考虑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复合型专业,以及金融学、保险学等。还有大数据时代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也可选择偏向于培养大数据人才方向的高校的统计学、应用数学等。三是选择专业和高校结合考虑。选择优势高校的优势专业,如通信工程选择邮电大学等,财经类选择财经大学等,机械选择等,都会有相对培养优势和就业优势。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2019浙江物理选考人数是多少,有多少人会选择物理,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浙江物理选考人数是多少
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已是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可想而知物理学科的难度也成为了家长们的担忧,于是“弃物理”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1 高考改革后真的没有人选物理吗
1.由于物理这门课较难,很多人担心高考改革物理没人选,其实高考选考科目的确定是由学生想要进入的专业来决定的。虽然在新高考方案不再分文理科,但是高校的专业还是有“理工农医”和“文史”类的明确界限,所以选考科目也就不能够随意确定了。一般来讲,将来想要选择理工科的同学,物理是必修的科目;而选择文史类的同学,历史是其必修科目。
2.物理在大多数学生眼中是非常难学的一门学科,学生之所以认为难是因为物理当中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之上加以理解和应用,而这些概念和公式不仅仅难度高,而且数量还巨大,并且前后知识的连接非常的紧密,关系十分密切。但是不排除喜欢学习物理的人,出于对物理的热爱,即使高考改革,物理还是有人选的。
3.物理科目难考,难学,似乎是大家公认的秘密。这一点与学科定位与学科特点有关,物理是自然科学的母科,涵盖科学分支广,同时深入学而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15万人,增长率达到了10.67%。历年高考人数统计如下:2022年是1193万,2021年高考人数为1078万、2020年高考人数为1071万习还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计算能力,语文阅读能力,以及超强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的确简单不了。这样一门妖魔科目,的确让心难受。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本次考试改革把物理降级为选修,物理就被打入冷宫了呢?
正好相反。在旧高考体系下清华大学8个专业(类),,选择理科的考生大概占据七成,大约70%的学生在学习物理并参加物理考试。但是,以江浙沪改革为例,当高考制度改为6选3之后,选择物理的人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占比人数达到了81%.
4.物理太有用,选择了物理的学生,考入大学后能有更广更多的专业可选,毕业后就业能有更多的选择。我们来看看江浙沪地区的数据吧,因为它们领先全国率先做起高考改革。按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进程,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约1400所高校本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个专业(类)。其中,设限选考科目占据46%,在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学科,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64%,技术36%,生物32%,历史19%,地理15%,13%。
根据改革(2)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要求选考物理;方案,统一高考招生将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的方式。
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为语、数、外每门满分150分,按得分计入,选考科目由考生在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按已公布的比例和等级赋分,按赋分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占高考总分的40%。
每门选考科目,可由考生自己在考前选择,具体在实际报考该科目时确定。
,外语和选考科目均有2次考试机会考生可自主选用1次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今年10月的高中学考是学考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的首次考试。
除外语外所有科目全部开考,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并为技术科目纳入高中学考,高中学考“必考题”和高考选考的“必考题+加试题”同次进行。
学考科目考试时另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14所高校所有专业都不设报考科目限制。上师大公布的选考科目中,除了物理学等少数专业(类)必须选报物理科目外,其他专业只要满足文科类不全是理、化、生,理科类不全是史、政、地的条件即可报考。间为1小时,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1.5小时。
学考成绩2011 6.1万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级,选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从2017年起,高考总分为660分,语数外三门各150分,学生再从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门学科任选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总分,三门的满分各为70分。高校招生时,根据专业需求,自主提出等级性考试的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没有科目限制。昨天,上海高校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范围公布,从“3+1”到“6选3”,学生有了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
大学32个专业(类)里,有四成专业要求一门选考科目:本市37所本科高校2017年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其中,提出3门科目要求的有281个,有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历史、地理等9种组合,涉及理学、工学、医学等。2门科目要求的有85个,物理、化学一种组合,还有75个专业仅提出物理1门科目要求,主要是工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类等专业;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涉及管理、法学、艺术等。比如,复旦学院、中文系均无科目要求,但哲学系提出物理科目的要求,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说:“666原来比如理科,肯定只是理化生,不会加个历史什么,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像科学,加理科也可以,这样学生的路子一下子拓宽很多。这个三门或者两门不是和的关系,只要一门对上就可以了”
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有415个,占专业(类)总数的37.9%;其次是化学,有337个,占30.7%;再次是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历史、思想分别为47个、41个、26个。华师大招办主任熊斌说,提出选考科目让高校更加明确专业特色。
“有了几门选考科目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知识面更广,给我们有些专业提专业要求更有方向,比如数学,“3+1”可以加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现在数学系很明确的加物理或化学,这样很明确给出信号,要报考数学系,对物理或化学是有要求的。”
对于上海本科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沪上中学们普遍表现出淡定。南洋中学董俊平认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出发点是着眼于未来,将学生在一定的宽度上进行课程选择,进行走班化教学。
“对一线的来说,更多的考虑课程建设,适应未来高考的需要。下个学期会在一些学科开始走,理科分层走班更容易作。文科就按模块,比如语文,有的老师擅长古诗词教学、有的擅长作文教学,在一个学科里面把不同老师专长发挥到,受益的还是学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